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4-26 16:49:26

  日前,在以“数字赋能·教育未来”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大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作了题为《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并指出,一体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为建设更具韧性、更加公平、更为包容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前景广阔的新机遇和强大持久的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6-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作主旨报告 摄影 张德奇

  数字化转型创新支撑混合教学实施

  张大良认为,未来学习空间可以由物理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虚实融合空间等形态组成,其中虚实融合空间具有网络学习空间在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促进、学习过程记录、互动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也是交互支持、协作支持、精准管理、数据分析、学科工具等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的集成创新空间形态。如,浙江大学通过构建以知识图谱为核心,贯通智慧教室、数智平台、云服务的K-CPS技术框架模型,支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AR/VR实验教学、大规模同屏跨域教学以及元宇宙教学等模式,实现多模态融合教学创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教学变得更加新颖、高效和灵活。”张大表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教育平台、教育元宇宙平台、虚拟实验室、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等可支撑师生开展同屏跨域教学、在线教学、虚拟仿真教学、混合教学、移动学习等跨界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协同化、虚实融合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化转型精准助力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更加有助于推动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更加有助于教育教学改进前瞻性决策指导,对评价落地实施科学性和公平性有重要价值。

  张大良介绍,通过数智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线上教学行为、学习轨迹的完整记录。同时,线下智慧教室发生的所有行为同步上云、直连平台,能够助力教、学、考、评、管各环节及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海量数据伴随式采集,覆盖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将助力消除以往评价停留在考试行为本身,而缺乏全过程关联性分析的弊端。

  “高校要加快开展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绩效评价,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降低教师评价的主观性,获得对学生学习表现更为客观、更加完整的评价。”张大良强调,尤其要依托评价系统实现评价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定位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风格和知识水平,生成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诊断性评价,探究学生出错原因,结合知识图谱构建,智能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总结性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学业预警。

  数字化转型强力驱动国际教育合作

  张大良认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功经验与发展策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互学互鉴提供了新的支撑条件。如,近年来,中国大学慕课等开放课程平台积累了海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大量国际化开源学习平台以多元化方式呈现数字课程资源。在课程平台、社交平台、学习分析、学习热词、智能预警等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学生可随时随地跨地域、跨国界修读全球开放课程,开展多样化在线交流互动,获得来自全球最顶尖大学和学术机构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和多元交叉的知识经验,实现了全球数字课程的无障碍共享。同时也能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学情分析,综合提升国际化教学效果,推动国际教学新形态的重塑。

  以浙江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大学、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等世界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依托“学在浙大”在线课程平台、Zoom视频会议、“瑶台”元宇宙等数字化平台,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主题,开办全球暑期学校,营造国际交流合作生态,创新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例,张大良指出,要依托数字化技术,众筹群智、合作共建科教融合教育平台,通过数字化优质课程共生、优质师资远程共享、跨文化知识交叉融合、国际研究合作共赢,推进国际科教融合教育生态建设,提升国际化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球卓越创新人才。(文 李薇薇 马海君)

编辑:汪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