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原参事王国龙:要提升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的五种能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7-09 15:46:46

  7月6日,“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学术会议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江西省委党校研究生、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参事王国龙围绕“要提升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的五种能力”主题作了发言。

  王国龙表示,江西革命文物资源总量和重要革命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列,赣鄱大地遍布着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江西作为革命文物富集的大省,理应也有充足条件成为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强省。对于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研究工作者来说,当前尤需提升五种能力。

  提升全面准确的阐释能力

  革命文物阐释能力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革命文物信息的有效传达和理解。阐释能力是传播内容的基础,它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度,为受众提供了对革命文物蕴含的知识和价值的深入理解。传播能力则是将阐释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的关键。《西行漫记》是革命文物阐释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相融合的典范。斯诺深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绘了中共党员的伟大人格、坚定意志和崇高理想。特别是对毛泽东的自述记录,没有添加任何个人的评论或雕琢,使得内容尤为真实,让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正因为斯诺出色的阐释能力,使该书具有极强的跨文化传播力。

江西省政府原参事王国龙:要提升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的五种能力_fororder_图片1

江西省政府原参事王国龙在“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学术会议上发言

  提升主体性原创性的能力

  革命文物研究成果归根结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主体性、原创性的源头是坚持真理、独立思考,见人所未见,保证研究合乎学理逻辑,即合乎事物发展演变所遵循的道理。而要做到独立思考,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和方法,以党的历史文献为权威依据,尊崇历史,敬畏历史,还原历史,在研究上不落窠臼,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从革命文物历史事实的本来面貌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形成系统性、洞察深刻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是逐步深入的,每去掉一层障碍就可能发现一些真理,这需要研究者用和以往迥然不同的新的独创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创新是研究工作的核心,而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起点。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研究者才能发现常规问题的关键性节点,从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理论。

  提高深度发掘的能力

  对党和军队建设史上发生的声势浩大的革命文物、历史事件的研究,更需要具备体系化研究、学理化发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个水准,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深入到历史深处,挖掘历史底蕴,更加准确地认识历史运动的本质,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若要深挖历史底蕴,一是要有“挖井”精神,从一个有矿泉之地选准一个切入口,深挖、深探。二是要有“原创”的勇气去深挖,用独特视角挖掘别人没有看到的“宝藏”。三是要有“历史穿透力”的功底。对历史材料,不仅要看它的平面,更要深究它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支撑,看到历史深处的价值。四要有深探本质、揭示规律的本领。一眼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不同的研究成果。

  提高“明体达用”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生命力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同理,革命文物研究成果传承和应用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过程。只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才能在推进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处理好传承与应用发展的关系。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着力让革命文物在传承和应用中绽放光芒。革命文物研究成果被传承、能应用的人越多、越广,传播的能量就越大。革命文物研究并不是对历史的重新展示,而是通过分析和概括,对历史进行回望,寻找对今天的启示和教育。真正好的研究,不仅感召人民深情回望党的某个历史阶段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岁月,更通过对革命文物承载的历史事件的细致叙述与深入思考,激励人民坚定传承红色血脉的信念,铸牢对党史历史自信的灵魂。

  提高“术语革命”的能力

  “术语革命”着眼回答人类文明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实现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必须在“四问”之中找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的术语,引发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革命文物承载的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中,展现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种人类共同价值,与“经世致用”,“述往事,思来者”的中国史学最深厚的传统高度契合。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不仅要用书籍传播革命文物的“经世致用”价值,还要善于通过创新传播的叙述方式,破除传统的文化交流壁垒,采用多语种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革命文物蕴含的红色故事翻译成不同语言,以及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传播,加强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从而有效推动中国革命文物的国际传播和交流,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革命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王国龙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历史的滋养和智慧。革命文物研究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将使命记在心中,将责任扛在肩上,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用心聆听时代声音,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做有灵魂、有思想、有担当的革命文物研究工作者,在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中,坚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文/图 李华领)

编辑:张震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