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专题讲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应邀来校,以《大学与大师》为题,为学校3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分享。作家王久辛、南翔、阿乙、昂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波、《百花洲》执行主编朱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少儿编辑室主任黎紫薇,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蓝贤发、副校长郑行忠出席。
校领导与嘉宾合影 摄影 廖远航
讲座前,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校长陶也青热情接见了岳南一行,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师生文化素养,非常有意义。
活动现场 摄影 廖远航
讲座中,岳南借助丰富的图片资料,介绍了南越王、马王堆、海昏侯三大汉墓从发现到挖掘的过程,讲述了其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还原了“汉代的辛追夫人爱吃甜瓜、螺蛳”“古代工匠利用重力与几何关系设计出‘自来石’制造‘密室假象’”等不为多数人知的历史故事。岳南认为,文化自信需要从历史中去寻找,历史需要考古学的证实,当考古学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强盛之后,反过来又催生了今天人们对民族文化复兴的信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授课 摄影 罗国宝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学生踊跃发问。一位学生问及海昏侯墓的挖掘与儒家文化的关联性,岳南回答说:“海昏侯刘贺是山东人,山东曲阜城内孔府孔子便是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他到江西南昌必定会将儒家文化带入到江西。目前,从海昏侯挖掘出来有5000多个竹简,这些竹简正在紧张地修复当中,相信,竹简内容一定有与儒家思想文化有关,也就能成为有力的历史佐证。”
现场学生踊跃发问 摄影 罗国宝
据悉,岳南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多部作品海内外发行数百万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文 周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