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宜春)光正木业有限公司因研发防蛀书柜需添加设备,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员对企业知识产权拥有、信贷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帮助该企业顺利在江西银行获得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及时将防蛀古籍书柜投放市场,并针对该产品获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同时继续指导该企业对现有知识产权进行梳理,帮助企业对有效专利进行转化和运用,鼓励开展专利许可、转让,引导进行专利成果备案,使企业1件实用新型专利顺利转让。
近年来,宜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和途径,强化“政银企”三方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推动“知产”快速变“资产”,激活创新发展“一池春水”。据了解,2024年以来,该局先后创新推出“固定资产+专利”“信用+专利”“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等多种质押融资模式,共指导全市114家企业成功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融资金额达11.96亿元,惠企数居全省第一,涉及专利总数达657个,其中发明专利393个,有效推动了“知产”向“资产”的转变。
聚焦“牵线搭桥” 畅通渠道推动银企对接
摸准企业需求。组织市场监管干部深入各园区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帮助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台账。以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为重点,组织填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信息,了解知识产权拥有情况、融资意向及合作银行等信息。并帮助挑选相关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围绕普惠金融助力企业发展目标,协调银行建行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白名单”,结合企业信贷情况,有针对性地研判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做深做实普惠金融和丰富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实际出台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帮助企业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产品,确保资金精准滴灌,为企业发展“跑起来”增添后劲。
加强银企沟通。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与当地金融办、银行等单位召集相关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场推进会,协调企业与银行洽谈与对接,向企业征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情况,将融资需求推送至银行。并建立企业政策交流微信群,及时发布解答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利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入园惠企”等多样化活动,拓展宣传渠道。线上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政策宣传、成功案例,增强公众认知;线下通过举办宣讲会、设立咨询点、深入企业走访等形式,面对面答疑解惑,将政策信息及时精准传至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普及度与惠益面,点亮企业融资之路。
聚焦“量体裁衣” “一企一议”推进精准服务
坚持因企施策。针对企业经营运作现状、负债情况和贷款需求等信息,瞄准企业融资的痛点难点,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量身定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让企业以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简化融资流程。因专利评估手续繁琐、费用高,遂积极协调银行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一企一议”免去提供专利权评估手续,提高融资效率,避免采用“专利价值评估+保险+担保”方式的常规专利质押融资做法加重企业二次负担。
降低融资成本。配合银行为已签约质押合同的企业帮办代办质押备案登记,到期还本结息时,帮助企业申领20%的贴息补助,且对企业办理质押登记的全程零收费,切实打通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政策红利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锦上添花” 提升质效助力惠企纾困
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持续完善信息互通和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向银行筛选一批信用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并将企业专利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提供给银行和有关部门,加强交流,共控风险。
帮助减轻融资成本。针对传统融资流程冗长、费用高昂、手续繁琐等问题,该局携手金融机构推出专利质押融资免除法律服务费、免除资产价值评估费及免除专利风险预警费“三免”专项服务,对通过免费前置审验合格的专利企业,直接进入质押贷款审批环节,缩短融资周期,材料齐全的贷款审批完成仅需15个工作日。同时优化融资流程,确保资金及时注入企业。
引导银行拓展业务。该局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沟通,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融资产品创新,发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办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推动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解决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当地建设银行推出“小微企业抵押快贷+专利权质押”的创新融资模式,为企业办理“固定资产+专利”质押融资业务;引导当地中国银行跟进介入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金融服务,推出“信用+专利”的融资模式;引导当地邮政储蓄银行创新“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两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让科技型企业共享政策红利、优质服务。(文 邓雯雯 周常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