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江西 “武”动山青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生态保护奏新章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1-04 14:44:36

  寒霜点染武夷松,玉骨冰肌展娇容。近日,20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前往江西武夷山参加“生态武夷 秀甲赣鄱”采风活动,感受武夷山“有巫、桂之奇,而无其泷险;有潇、湘之清幽,而加以丽峭”的独特自然美景。

  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南部,武夷山脉北段的西北坡,总面积2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8.4%以上。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记录各类生物物种5099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共16种。这里保存了江西45.1%的高等植物和57.7%的野生脊椎动物遗传基因,是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

绿动江西 “武”动山青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生态保护奏新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航拍 供图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

  自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通过启动勘界立标工作,明确了国家公园的边界范围和功能区域,为有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以黄腹角雉为研究对象的项目不仅荣获了“第六届江西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专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绿动江西 “武”动山青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生态保护奏新章

摄像头拍下的黑熊带着幼崽觅食的画面 供图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

  在科研监测领域,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专业的科研团队利用红外相机、北斗卫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对辖区内动植物资源进行了持续、精准的监测。这些高科技设备实时记录了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在一次监测中,科研团队记录到了一只大黑熊带着两只幼崽觅食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黑熊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也从侧面反映了江西片区在武夷山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

绿动江西 “武”动山青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生态保护奏新章

护林人员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 供图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 

  在资源保护领域,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展现了坚定的决心与行动。该区域通过强化一系列措施,包括严密的值班值守、定期的巡查巡护以及对火源的严格管控,有效确保了其管辖范围内的资源安全无虞。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还成立了联保委员会,这一举措不仅完善了辖区内的联防联保机制,还凝聚起强大的合力,共同预防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及疫源疫病等潜在威胁。

  同时,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积极拥抱科技,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域、囊括全要素、贯穿全生命周期且具备可量化评估能力的智能化感知监测评估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上实现了严格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飞跃,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了坚实的屏障。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的设立,不仅极大提升了当地的生态保护效能,更为林业保护事业贡献了显著力量。通过加大资源管护力度和执法强度,国家公园严厉打击了乱砍滥伐、非法狩猎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有力守护了宝贵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展现了其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文 何旭 黄心悦)

编辑:钟薇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