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江西工程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一声声“上课”“起立”和师生间的相互问候,校园里充满了新学期的活力与希望。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们纷纷深入课堂,与学生共听开学第一课,展现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此次校领导听课的重点。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与学生共听“开学第一课”
江西工程学院理事长杨显阳来到仙女湖校区教学楼c303教室与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1班的全体同学一同聆听了彭彦琳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杨显阳认真聆听彭彦琳老师的讲解,仔细留心课堂纪律,并不时做着笔记。杨显阳强调,思政课程所用案例应尽量选取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让课程更接地气,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杨显阳来到c304教室,与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4级机器人工程本科1班的全体同学一同聆听了李松林老师讲授的《电路分析基础》。课后,杨显阳与李松林老师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课程、课时以及内容设置等情况,对李松林老师课程准备充分、效果良好表示称赞。他鼓励教师用心教书、潜心育人,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受学生欢迎的“金课”,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走进了天工校区A402教室,认真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秦齐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魏建克强调,要将天工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文化的独特优势,持续提升思政育人的质量;要坚持创新授课形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在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获得感;要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红色教育规划(2024—2028年)》文件精神,加强思政课程中红色文化内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红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与学生一起听课
该校其他校领导也按照惯例,分别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通过与师生的交流,直接了解开学伊始教学工作的准备情况。教务处、质量与评估处和学院相关负责人也来到各教学楼,全面了解教师到课、学生出勤及教学设施运行情况。
此次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与学生共听“开学第一课”,不仅体现了该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校领导深入课堂,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学第一天,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师精神饱满、备课充分,学生热情高涨、学习主动,各教学单位充分准备,教学保障及时到位,展现出新学期的新气象和新面貌。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江西工程学院在2025年春季学期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成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书写江西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图 何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