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义:“四共四构建”破解县域妇幼发展难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09 17:03:46

  近期以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紧密围绕妇女儿童健康需求,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出“四共四构建”工作模式,将县人民医院妇科产科资源整体整合至县妇幼保健院。整合一年来,不仅实现了“临床救治+保健服务”的深度融合,更构建起全周期、高品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先后在省、市有关会议作典型交流,成为县域妇幼资源优化配置的鲜活样本。

  体系“共商” 顶层设计定方向

  为避免资源整合流于形式,崇义县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三位一体”推进机制。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医共体管委会,将妇幼资源整合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改革台账,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

  整合工作严格落实“三不变、三不得”要求,即妇幼保健机构独立法人资格、财政投入政策、防治结合功能定位不变;不得变相取消机构、削弱实力、弱化管理职责。2024年5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县人民医院“主攻危急重症”、县妇保院“做强妇幼保健”的错位发展定位。2024年8月1日完成人员、设备、技术全要素整合,同步保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由县妇保院派驻骨干轮诊,确保群众就医“不断档”。

  政府主导、政策护航、精准施策的模式,为整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共建” 人才技术拧成绳

  “以前3个人轮班守住院部,连轴转是常态,现在9人团队分工协作,复杂手术也能从容应对。”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的话,道出了队伍融合的显著变化。整合前,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部4名医生面临“一人怀孕、三人扛岗”的困境,通过“三措并举”,该县实现人才技术“1+1>2”。

  一是保留原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职级待遇,按照“专业匹配、人岗相适”原则统筹调配医护人员,组建涵盖临床诊疗、妇幼保健、应急急救的复合型团队。

  二是建立跨机构会诊、危急重症转诊、紧急用血联动制度,将青春期保健和更年期保健等4个门诊由“兼职坐诊”改为“专科专诊”,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5%。

  三是全年选派5名骨干赴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市级专家开展手术带教10场次、学术讲座10次,三四级手术占比同比提升25.96%。

  如今,县妇保院既传承了县人民医院的危重症救治“硬功夫”,又延续了自身的妇幼保健“专业优势”,技术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科室“共融” 服务链条无缝接

  “从孕前检查到产后康复,不用换地方、不用重复排队,省心又省力!”刚完成产后42天复查的李女士,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整合后,该县打破科室壁垒,重构全周期服务链条。

  建立“婚前保健—孕前指导—孕期监护—安全分娩—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生育全程服务制度和流程,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100%,专案管理规范率100%,产后随访率提升至96.76%。

  推动中医药与妇幼健康深度融合,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在妇女康复、儿童康复、婴幼儿照护等方面,开设中医妇科、小儿推拿等特色门诊,中医门诊诊疗人次占比达12.4%,非药物治疗同比增长23.21%,中医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84%。

  在6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妇幼健康服务站”,由县妇保院派驻医生与基层医师联合坐诊,实现“保健问题基层管、疑难问题县里治”的分级诊疗格局。

  流程优化、内涵拓展、上下联动的服务模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整合带来的便利。

  服务“共享” 改革成效惠民生

  2025年8月21日,一名前置胎盘大出血孕妇被紧急送医,整合后的妇产科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15分钟内通过紧急剖宫产取出胎儿,母子平安脱险。这是该急救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整合一年来,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在全县出生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县妇保院妇产科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6.07%、37.68%,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分别增长121%、74.58%,DRG排名同比前进4位。

  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4.39%、20.66%,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同时,完善医护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保障队伍薪酬待遇合理增长,医护人员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医疗资源整合是一场‘持久战’,既要立足当下解难题,更要着眼长远谋发展。”崇义县卫健委主任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四共”机制,通过技术补短板、服务提品质、改革破瓶颈,全力打造县域妇幼健康服务样板,让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妇女儿童。(文 卫崇)

编辑:钟薇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