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赣西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万载县后稷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刚刚采收的龙牙百合堆积如山,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清洗好的百合片装筐,送入智能磨浆设备。空气中弥漫着百合特有的清甜气息,与现代化生产线的嗡鸣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9月23日,国网万载县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穿梭在车间,对供电设备进行细致的隐患排查和红外测温,为这场“秋收加工战”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今年夏天连续高温,多亏了这新建的电气化车间!智能系统能精确控制每道工序的火候,让秋收的成果稳稳地变成高品质的产品。”万载县后稷百合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乾坤指着平稳运转的设备,脸上写满欣慰,“现在供电不仅可靠,服务更是贴心,供电所的师傅们常来走访,我们生产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被誉为“百合故里”的万载县,近年来深耕百合产业,构建起集种植、加工、研学、文旅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然而,产业升级曾受制于薄弱的电网。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突破电力瓶颈,智能设备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工作人员进企进行隐患排查
这一局面随着电力的升级彻底改变。“现在线路故障处理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国网万载县供电公司白水营业站工作人员杜文斌介绍,“智能化装备让故障处置目标更精准、时间大幅缩短,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通过配电网改造工程,公司新增改造变压器9台,架设高低压线路超过23公里,并有序加装智能开关,全部采用带电作业,实现用户“零感知”用电升级。
有了可靠电能的强支撑,欧阳乾坤的底气足了。他流转300多亩土地建立种植基地,并投入百万余元对工厂进行电气化改造,引进智能蒸制、电烘干及自动化包装设备。“往年秋天最愁的就是百合加工,柴火灶温度难控,露天晾晒又怕突如其来的秋雨,费时费力还不环保。”欧阳乾坤感慨道,“现在这套全自动控温设备能把蒸晒温差控制在±1℃内,品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电,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驱动了产业链的延伸。自2022年起,后稷百合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药食同源”,引进食药用品种“龙牙红”,在白水乡、高城镇等地开展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示范,成功研发出百合饮料、健康食品等四大系列30余款精深加工产品。在龙牙百合脱毒育种实验室里,0.2毫米的茎尖组织在培养基中获得新生,这项“细胞级革命”得益于稳定的电力,使百合种子的抗病性和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电力保障是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今年5月,欧阳乾坤曾焦急地求助:“蒸制车间突然断电,一锅百合原料正处在高温蒸煮的关键期!”白水营业站负责人杨丽平立即带队抢修,仅用2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避免了重大损失。“这种‘零距离’的守护,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欧阳乾坤说。
从需要沸水冲泡的第一代百合粉,到如今凉水开水皆可10秒即溶的第三代产品,这场蜕变不仅是冲泡方式的革新,更是千年农耕智慧在电力赋能下,向现代“精准智造”的华丽转身。
电力保障让万载能更专注于打响“龙牙百合”品牌,传承创新百合深加工。万载县已形成“种养—加工—品牌”百合全产业链,实现生态与效益深度融合。目前,万载县百合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3亿元,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可靠的电力正如汩汩电流,注入百合产业的“心脏”,让这颗小小的百合焕发出勃勃生机,照亮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康庄大道。(文/图 卢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