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路之友:不敢“消停”的创新转型之路
来源:新华社  |  2025-11-01 13:14:58

  走进位于赣州经济开发区的蓝天路之友环卫科技有限公司园区,近百辆崭新的“天云汽车”品牌的新能源环卫洗扫车列队待发;生产车间里,机械设备与工人协同作业,精准切割着环卫车改装板件……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

  2013年,乘着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蓝天路之友公司在赣州经开区扎根,靠着7名初创成员投身赣州市环卫设备设施的建设浪潮。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5000余名员工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业务遍及全国各地、远销海外的综合环境服务商。

蓝天路之友:不敢“消停”的创新转型之路

蓝天路之友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回顾蓝天路之友的发展历程,背后有何故事?

  时间回到2015年,蓝天路之友承接完成了赣州市60%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以扎实的产品质量在本地市场站稳脚跟。就在业务热火朝天之际,公司创始人肖富辉的一句发问引发团队的深度思考:“如果设备设施业务做完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份源自内心的“危机感”,成为企业转型的最初动力。

  彼时,赣州市正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市容环境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与其坐等市场变化,不如主动拥抱需求。”肖富辉与团队达成共识,将业务整合划分为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双轮驱动”,重点发展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实现从单一“销设备”向综合“管环卫”跨越。

  为了匹配精细化保洁需求,蓝天路之友于2016年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2018年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宁院士携手组建院士工作站,致力于产品技术研发与运营方法创新,并陆续推出对环卫车辆装备、垃圾处理设备、环卫服务智能化管理、垃圾分类运营方法等的创新升级,累计获得百余项知识产权成果。

  在环卫服务的打磨上,蓝天路之友打造了“专业+实战”的环卫铁军,构建“全场景+高适配”的装备矩阵,创新“一体化+定制化”服务体系,建立“全流程+严标准”质量管控机制,搭建“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平台。

  “创新是公司活下去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公司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化茧为蝶,有阵痛,但更有新生。”肖富辉说。

  秉承创新发展理念,蓝天路之友已覆盖到环卫服务、环卫车辆销售、再生资源回收、物业管理等多领域,形成一家公司专注于环卫一体化服务、环卫设备等多元领域企业。

  今年10月1日,赣州市首个园林环卫市场化综合运营项目——章贡区章江新区园林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蓝天路之友凭借逾十年经验积淀跻身服务运营商之列。启动当日,公司协调100辆环卫车,200多辆快保车、电动挂桶车、高压清洗车,850名环卫工人组成“环卫铁军”对章江新区道路清扫、绿化管护、公厕运维、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等全场景、全维度服务覆盖。

蓝天路之友:不敢“消停”的创新转型之路_fororder_6d8d3bc453cc49a4b8a55ca326bc70c7

蓝天路之友环卫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洗扫车正集结待发

  肖富辉介绍,看似简单的环卫作业,把它做好没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公司顶层规划、资源调度、现场执行等综合能力,而公司已具备这样的能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蓝天路之友的转型之路也走得越来越宽。

  2022年9月,随着汽车改装资质的获批,公司迈出了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一步——打造智能环卫装备品牌“天云汽车”,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环卫装备。依托国家级院所的科研实力和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其生产的环卫车辆、垃圾压缩站、大件垃圾破碎设备、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垃圾分类设备等近百种环卫产品,不仅服务于本地市场,更畅销全国29个省份,并走出国门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蓝天路之友公司营收超5亿元。

  今年,肖富辉又为公司的新路子开始“折腾”——建设赣州市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我们立志做成本土的‘回收王’,成为城市再生资源循环领航者。”肖富辉笑道。

  当被问及“何时能消停”?肖富辉的回答是“不敢消停”。他解释说,蓝天路之友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大家的公司,是背后五千个员工家庭的支撑,“只有公司不断地走新路,才能有发展下去的活路。”

  在蓝天路之友的展厅墙壁上“勤劳务实、肯干实干、奋发拼搏、有效高效”十六个大字赫然醒目,或许这就是公司“不敢消停”走转型发展之路的生动注解。(刘海霞)

编辑:王悦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