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
2025-03-22 16:57: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钟薇责编:蒋硕

  近日,江西科技学院中外学生携手江西师范大学青年学子,在江西科技学院雷锋纪念馆开启了一场主题为“理解当代中国,传承雷锋精神”的英语角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讲演结合”的互动形式,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英雄雷锋同志的光辉岁月,及其无私奉献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的发扬与传承。

  双语导览:雷锋精神感人心

  展墙上斑驳的雷锋纪念照片前,中英双语的讲解娓娓道来,同学们跨越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场特别设计的“微电影”让历史开口说话,学生们通过展墙上嵌入的屏幕,解锁雷锋故事短视频,直观感受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学们认真倾听讲解,回顾雷锋同志度过的那段艰苦岁月,从少时坎坷的人生际遇到青年时期无私的报国情怀,无不令在场中外学子动容万分。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6

活动以中英双语进行讲解 摄影 马慧男

  实景剧场:穿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在展厅的中央,“汇剧红流”团队在精心复刻的“雷锋驾驶拖拉机”场景中进行实景演绎,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外国语学院学生祝国城身着工装,扮演青年雷锋,将积攒的20元工资全数捐出,并主动请缨学驾驶拖拉机。在艰苦条件下,青年雷锋刻苦钻研技术,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国家建设的满腔热忱,成为拖拉机手。这不仅是简单的场景再现,更是一段历史的生动演绎,将同学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观众仿佛亲身走进了那个时代,深刻感受到了雷锋同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热情投入国家生产建设的奉献精神。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4

实景演绎 摄影 马慧男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5

实景演绎 摄影 马慧男

  当代青年说:跨文化讲述雷锋精神

  在雷锋雕塑前,中外学子齐聚一堂,用流利的英语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思想接力。他们从多元的视角出发,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阐释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这一伟大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生动诠释。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1

活动现场 摄影 李玎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2

活动现场 摄影 李玎

  江科学生孔捷妤在演讲中阐述中国现当代雷锋精神在全球化中的传承;江西师大学生高瑞阳则从古代经典著作中挖掘出与雷锋精神相通的内涵,巧妙地将传统思想与雷锋精神相联系,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与升华;尼日利亚留学生哈桑(Alhassan Husain)则表达了自己对雷锋同志的敬仰。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不仅让他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他们意识到雷锋精神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过去的,更是未来的。通过中外学子的分享,雷锋精神跨越了时空和文化的界限,成为激励每一个人前行的力量。

江西科技学院联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校馆融合”特色英语角活动_fororder_图片3

活动合影 摄影 李玎

  本次英语角活动生动践行了江西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创新探索出的“理论阐释+情境体验+实践转化”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校馆深度融合,不仅让展柜里的老物件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在数百名中外青年心中种下了理解当代中国,传承雷锋精神的种子。正如夕阳余晖中,留学生们仍在雷锋雕像前热烈讨论的场景,跨越山海的思想共鸣已然播撒下文明互鉴的种子。这种校馆融合、文化交融的模式,正在用青春的语言,让雷锋精神跨越山海,生生不息,成为理解当代中国,推动文化交流的最美注脚。(文 吴小莉 江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