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期档总票房以124亿元收官,较之去年同期几乎“原地踏步”,国产片票房更是缩水近四成。这对于习惯于中国电影票房井喷式增长的人们来说,有点猝不及防。
有声音认为,增幅创五年来新低点是“拐点”预兆,电影市场的“速度与激情”难以为继;另一种声音认为,用户规模及观影习惯已初步形成,产业正面临结构性调整。
而有一种共识正在达成:耐心培育市场,聚焦于有质量的增长是关键。
尴尬:资本热银幕多,暑期档票房落寞
从《摇滚藏獒》《麦兜·饭宝奇兵》到《精灵王座》,业内人士寄望于暑期黄金期的票房大爆发并没有如期到来。不仅如此,类似去年《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现象级黑马片今年一部也没有出现。
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统计,今年6月至8月暑期档全国总票房为124.29亿元,与2015年同期的124.31亿元基本持平,但其中国产片总票房约4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9亿元缩水约32亿元,下滑近四成。
从口碑上看,艾漫数据显示,2016年暑期档共上映新片近百部,其平均口碑评分在5分左右。其中,在73部国产片及合拍片中,42部在5分以下,意味着57%以上国产片的好评率未达平均线,这为中国电影带来了灼日之后的一丝冷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年来,对中国电影持坚定信心的全国各地的行业者将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与文化内容进行打造。我国银幕数量由2003年的不足1800块发展至2015年底的32868块,截至9月初,中国银幕总数又增至37700块。
全体党员干部坚守纪律底线,坚决做到"12个严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