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科技兴农“试验田”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2022-06-02 10:30:11来源:人民网编辑:魏雪责编:尹红燕

  5月的江西省金溪县对桥镇,在阳光的照射下,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稻香。

  忽然,一阵阵欢笑声,打破了乡野的宁静。原来,这笑声来自该镇江西省青联“科技兴农”专家服务团帮扶种植的“试验田”里……

  “这稻子长得好喔!”当地种粮大户肖自荣特意从屋里出来查看“试验田”的长势如何,一旁其他农户也纷纷围了起来,望向一亩亩茁壮成长、漫田青色的再生稻,大家高兴地笑着。

  解决吃饭大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咱们农户都知道,粮食种植可以说靠天吃饭。”

  谈到种植再生稻的原由,肖自荣笑弯了眉:“在政府的帮助下,省里的专家们亲自下乡,带人员、带技术、带指导,给咱们补课解惑,还给咱们建了生产基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2月,对桥天气晴好,广大农民正抢抓农时。省青联“科技兴农”专家服务团专赴当地开展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科技服务。

  “当科技为农业注入的‘养分’越来越多,种地已不再是单纯的‘老把式’。”省青联农业界别副秘书长,省青科协副会长,江西省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艳大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民增产增收已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艳大说,再生稻就是在水稻收割后,利用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适当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再收割一季的一种水稻种植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现场,服务团的专家们确定了技术试验示范的地点、供试品种、示范面积、实施要求等,并围绕大家关心的各类技术问题,通过操作示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的“智能化提示”和“专业化指导”,农户们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兴农”的魅力,解除了心中的疑虑,围绕专家们教授的技术方法,大家对啥时候灌水、施肥,灌多少水、施什么肥也有了详细了解,让当地种粮大户节省了往日30-40%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

  仅仅几个月后,近百亩水稻如雨后春笋般争相拔地而起。肖自荣指着自家的稻田,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大家都等着丰收哩!”

  “云端”讲解促增收,真情温暖农户心

  好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经过前期种子采购、沟通对接下,专家服务团已在对桥镇旸田村和肖坊村开展了两个再生稻品种的试验示范,4月下旬完成抛栽,头季稻长势良好。

  为了加强技术支持和帮扶效果,5月29日,省青联“科技兴农”专家服务团与当地种粮大户通过共聚“云端”的方式,举办了以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主题的技术培训会。

  “对桥镇地力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来自省农科院,省青联科技界、农业界别,省青科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结合对桥镇水稻产业发展实际,就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为金溪县对桥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等60余人奉上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专题技术培训和详细讲解。

  “服务团不仅平日里有专家提供多种线上咨询,还举行了专题培训会,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省青联的关心。”此次技术培训,不仅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还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据了解,对桥镇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通过专家服务团的结对帮扶下,预计再生稻“试验田”将比以往普通水稻每亩增产300余公斤,每亩增收500余元。

  对桥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将以“科技兴农”为契机,依托再生稻“试验田”项目,推动当地水稻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全镇一大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初显成效,奋力打造出一张亮丽的乡村振兴名片。

  助力农户奔小康,奏响兴农最强音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需要一大批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蹲在一线、铆足干劲,使科研创新成果在广阔的乡村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奔小康。

  自2021年以来,省青联组织省青科协等专家队伍成立“科技兴农”专家服务团,与金溪县对桥镇结对开展了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通过结对技术支持,有力促进了当地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省青联已成立涵盖科技兴农、电商助农、产业振兴、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等领域在内的超50支青联“乡村振兴”服务团共计560余人,覆盖全省十一个地市的重点乡村开展结对帮扶。

  此外,省青联还积极推动青商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青融资本、青年文化进乡村、下基层,引导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主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力,奏响兴农最强音。(艾正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