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奋楫争先奔富路 上饶万年县梓埠镇年产龙舟近千艘
2023-05-25 10:45:35来源:江西日报编辑:汪婕责编:尹红燕

  5月23日,万年县梓埠镇共和村老工匠李光定来到一艘即将交付的龙舟前,进行最后的检查。这艘龙舟是李光定父子和另外两名工匠耗时6个昼夜完成,也是今年他们做的第32艘龙舟。

  梓埠镇是赣东北地区有名的龙舟制作乡镇,而在几年前,由于当地龙舟制造业急速萎缩,老船匠们纷纷另谋出路,龙舟制作技艺濒临失传。近年来,随着龙舟竞渡这项群众性活动在端午节期间越来越盛行,古老的龙舟制作技艺也得到了传承。

  订单陡增 今年交付近千艘

  在乐安河沿河农村,赛龙舟的历史延续了数百年。尽管离端午节还有20多天,但在梓埠镇乐安河段,龙舟竞渡的鼓点声和赛手们的吆喝声已经此起彼伏,往日平静的江河热闹起来。

  “这几天每天都有十多艘新制作的龙舟下河试水,进行模拟训练。”梓埠镇龙舟协会会长李永传说。

  走进梓埠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龙舟风俗文化。在路旁、村口、大街、巷道,都竖着龙舟制作的广告牌。堤坝边,堆满了制作龙舟的木料,一艘艘成品龙舟摆放在路边。在一座老厂房里,十多艘已成型的龙舟摆成一排,画师们正在上油漆,画龙头龙身。

  66岁的李光定作为上饶市级龙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从事龙舟制作已有49个年头,跟着他学手艺的有20多人。他在龙舟技艺上有着独到的见解,结合物理力学和美学规律,制作的龙舟轻便、速度快,颇受附近县市客户的青睐,从船厂墙上挂满的锦旗就可以看出李家龙舟制作技艺的确不凡。

  “龙舟跑得快不快,关键在龙脊。”李光定说,每艘龙舟的龙脊选材制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它的弧度、尺寸必须测算精准。目前他已经研制开发出8种龙舟款式,儿子李贤涨传承了这一技艺。为了保护龙舟制作的知识产权,李光定用儿子的名字注册了“贤涨龙舟”商标,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20天前,我就开始不接单了,实在忙不过来,再接单的话,无法在端午节前交付。”李光定说,制造一艘18舱的龙舟,即使4个熟练师傅合作,加班加点也要5天时间。

  万年县梓埠镇文化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在该镇,50家龙舟生产厂家都在加班加点,端午节前将交付近千艘龙舟,最远的客户来自安徽安庆市。

  文化传承 老船匠重出江湖

  龙舟竞渡,这项群众性活动在端午节期间越来越盛行,不少老艺人重操旧业,广收徒弟。在梓埠镇,就有400多名新老船匠活跃在制作龙舟生产一线。

  联合村委会渡口村小组的船匠胡永明一家三代从事龙舟制作。胡永明的父亲胡胜林今年70多岁,记者采访时,父子二人正在就龙舟舱距问题展开激烈争论。

  胡胜林说,他和父辈们的龙舟制造手艺都是跟师傅学的,所有的程序和工艺全凭脑记,没有图纸。制作一条龙舟需要几十道工序,从最初的选材下料、定墨、安龙骨再到上漆都有讲究,大多数环节全凭手工制作,只有打磨船身时才用电动打磨机。

  刨木、拼接、扎龙根、入钉、试水……50多年来,这些场景一直是胡胜林生命中最精彩的片段。他说,做龙舟要用好手力、腿力和腰力,既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以前由于利润少,年轻人不愿入行,全村只剩下他还在坚守。如今,龙舟制作越来越有“钱景”,村里不少老船匠重操旧业,为保证订单如期完成,一些龙舟生产厂家还广招徒弟。

  与老一辈龙舟工匠设计制作方式不同,胡永明通过电脑设计龙舟,用电脑精确算出龙舟的承重、大小、尺寸等数据,进一步确保龙舟的安全。每年,他都会根据客户的反馈改进龙舟设计,以更加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连续3年没有赛龙舟,今年村里一口气订购了3艘龙舟。”鹰潭市余江区一名前来提货的村干部介绍,余江当地制作龙舟的老船匠要么改行,要么老了,最后才打听到万年县梓埠镇还有一群制作龙舟的手艺人,但梓埠的船匠告诉他:得排队,今年船匠都很忙。

  带动经济 计划打造产业园

  如今,村民的生活富裕了,住在河畔的村民们纷纷用传统的赛龙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为龙舟协会的负责人,李永传也没想到,3年前,一艘龙舟制作价格仅1.5万元,而现在已涨至近3万元,每艘龙舟的纯利润达到1万多元。

  “龙舟制造不仅带来丰厚的利润,古老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传承。”李永传说,梓埠镇工匠制造的龙舟不单外观漂亮,还坚固耐用,制作好的龙舟早已被抢购一空。今年该镇龙舟制作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其中利润就有1000万元。

  梓埠镇是一个美丽的水乡,江河纵横交织。由于从各地赶来拉运龙舟的客户越来越多,平时相对冷清的饭店,天天爆满。小镇上的宾馆旅社也陆续接到各地龙舟爱好者、摄影发烧友以及网络主播的预订电话。

  为支持村民把龙舟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政府对梓埠镇龙舟制造产业给予产业扶持。下一步,该镇规划用地面积100亩,将龙舟制作厂家和工匠引入园区,采取订单模式生产,打造成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龙舟文化产业园,将梓埠镇打造成我省龙舟制造重镇。(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