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南昌:聚力民宿高质量发展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2023-11-21 11:18: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穿山而过的风将竹林摇得哗哗作响,温暖的灯光在薄雾中错落有致,这里是全国甲级民宿——岭溪谷山乡民宿的“诗与远方”。近年来,南昌市全面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推动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特色民宿品牌。

  截至目前,南昌共有民宿(含有住宿功能的农家乐)、客栈等住宿机构500余家,房间数量6000余间,其中精品民宿32家,列入编号管理19家,入驻线上平台的民宿企业数量占比达28.4%,为江西省第一。《南昌市旅游民宿发展规划(2019-2030)》显示,南昌民宿多为旅游资源依托型,具有“集中一隅,零散分布”的特点,城市西郊梅岭山脉及周边地域为核心区,民宿集聚程度较高,已形成多个小型民宿聚落。

  政策保障 激发消费潜力

  为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昌印发《关于加快南昌市民宿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安部门依据房屋产权证明或者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重点破解民宿“办证难”问题。

  “我们还制定了南昌市文化旅游专项资金奖励兑现细则,联动县区按照4:6的比例对成功创牌单位进行奖补。”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市场科民宿工作负责人贺婷说道。

  同时,为持续激发乡村民宿消费潜力,南昌市多措并举,打造民宿消费新场景,撬动民宿消费新动能。据了解,为精准研判民宿消费趋势,南昌市还与美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加强民宿市场的游客消费行为分析研判。以此为基础,南昌市文广新旅局与携程、去哪儿网等平台合作发放“吃住在南昌”文旅消费券,并在百度首页南昌城市名片专题上线“美宿南昌”电子书,为游客的民宿预订提供参考。

  “为让市民游客对民宿旅游有更多的选择性,我们推出‘民宿+非遗文化’‘民宿+农趣研学’等6条线路产品,撬动游客打卡热情。”贺婷说,“南昌还精准引导旅游民宿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民宿与周边景区、文博场馆、剧本密室、文创工作室等热门文化资源整合,构建茶园民宿、竹林民宿、音乐民宿、棋主题民宿等生态旅居产品体系。”

  品牌培育 打造特色集群

  南昌还聚焦乡村等级旅游民宿品牌培育,根据民宿行业及国家标准组织开展旅游民宿品牌创建工作,召开产业发展、标准宣贯、安全生产等主题培训班(会),强化民宿规范发展意识。今年年初,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了《全国甲级、乙级旅游民宿评定结果公示》,全国共有41家民宿达到甲级旅游民宿标准,南昌市岭溪谷山乡民宿被评定为全国甲级民宿。

  同时,为了吸引人才,2023年6月,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天下英雄城”南昌市民宿设计大赛赛事发布会在南昌举行,比赛过程中为重庆交通大学等10所院校授牌“南昌市乡村振兴文旅人才实践教育基地”。“这次比赛我们将整个江西设计界的人员都吸引过来,让这些国内知名的设计师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民说,“同时我们组织参赛者落地考察南昌民宿,再去做一些设计方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南昌民宿特色。”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发布“诚信经营 优质服务”倡议书,号召民宿经营单位加强维护接待环境;在金豫章文旅诚信优选商城线上平台开辟民宿优选专栏,打造诚信旅游产品。

  金融支撑 发展绿色产业

  为支持民宿产业发展,南昌积极创优金融保险服务,首创“保险+银行+民宿经营户”三方金融服务模式,与恒邦保险、上饶银行合作推出以保单为增信条件的民宿贷产品,有效缓解民宿商户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

  南昌市还积极构建民宿风险保障体系,通过旅保合作引入江泰保险经纪“防、保、调、救、赔”(事故预防、保险、纠纷调解、救援、赔偿处理)风险管理机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帮助民宿企业和旅游者建筑一道安全防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防火墙”。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积极推动民宿经济绿色发展。前段时间,南昌入选了全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动态项目清单的民宿在建项目,将有效提高设施的效能和利用率。同时,南昌市积极引导30家星级(绿色)旅游饭店与民宿一对一结对帮扶,以精准带教的方式提升管家的服务专业化水平,并通过成立南昌市民宿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与民宿经营者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行业组织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食品安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等工作引导。

  此外,南昌入选全省优秀旅游服务体验城市首批试点单位,下一步计划通过定期评选民宿“标杆服务员”,给予表彰奖励,为行业树立质量典范。(文 欧阳雨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