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江西省核学会,走进南昌市昌北二小卫国校区,通过沉浸式的“气压魔法课”,为青少年普及核科学知识,揭开基础物理与清洁能源的奥秘。
活动伊始,志愿者潘瑞娟老师化身“科学魔法师”,用“空手吸易拉罐”魔术实验点燃全场。当看到老师无需任何工具就让易拉罐“粘”在手掌上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随后,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完成四个神奇的实验:“覆杯奇迹”实验揭开滴水不漏的秘密,“马德堡半球”实验升级为班级“拔河”新道具,“瓶中小喷泉”绽放七彩水花,“纸张悬浮”实验演绎无形力量。“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一名男同学在实验记录本上认真写下过程。
科普课堂现场
“大家知道核电站的蒸汽涡轮为什么能转起来吗?”青年志愿者袁静逸通过动画视频,将大气压强原理延伸到核能发电领域。当看到核反应产生的热能驱动涡轮发电,最终点亮万家灯火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核能与核技术协会的志愿者更是把知识融入游戏,在“元素卡片连连看”挑战赛上,小选手们化身“科学特工”,通过精准配对“铀-235”“核裂变”等科学卡片,学习核科学基础知识。
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在实验器材箱侧面的彩纸上悄悄写下:“科学超酷!下次还要来!”
据悉,东华理工大学本学期已开展7场“核科普进校园”活动,逾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文/图 欧阳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