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西消息(记者 张震寰):“这猕猴桃能卖上好价,多亏邮储银行的贷款及时到账!”“种粮有了资金支持,今年收成稳了!”金秋时节,行走在赣鄱大地的田间地头,农户们的丰收喜悦里,总能听到对金融助农服务的称赞。
眼下,果林里硕果盈枝,田园间瓜果飘香,稻田中金浪翻滚,江西各地正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丰收季。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紧扣“产业兴农”核心,以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务,为特色农业注入动能,为农户解决难题,用金融“活水”绘就了一幅“产业旺、农户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丰收画卷。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04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超850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达82%,一组组数据,彰显着金融助农的坚实力量。
猕香飘满园:金融滴灌“甜蜜事业”
“今年猕猴桃长势特别好,果子个个饱满,预计产量能达500吨!”在安远县猕猴桃种植基地,种植企业负责人唐锦浩一边带着记者穿梭林间,一边指着挂满枝头的果实笑着说,“多亏邮储银行那30万元资金,刚好赶上果园管护和扩种的关键期,买肥料、添农具的钱有了着落,彻底解决了我的周转难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挎着竹篮穿梭林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猕猴桃采摘、装盒,分拣线上的果子经打包后将发往广东、福建等地市场。
近年来,安远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如今种植面积超7000亩,年产量达150多万斤。为助力产业壮大,邮储银行安远县支行与当地政府深度协同,依托“强镇富村”专项行动建立“镇村信息直通车”机制,动态更新种植大户白名单;更带着“农牧贷”等适配产品,把“助农推介会”开在果园旁,通过“田间办公”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办贷款,为猕猴桃产业“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全链条提供资金护航。
果香赣鄱:赋能特色产业增收
吉安市永丰县素有“中国龙牙百合之乡”的美誉,这里的鲜百合营养丰富、兼具食药价值,可加工成百合粉、百合干、百合粉丝等系列产品。2025年,当地百合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初秋丰收季,种植户邱斌的百合基地里一派繁忙,农户们忙着采挖、分拣,饱满厚实的百合鳞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今年亩产可达4000斤,按市场价15-20元/斤算,收入比去年涨一成!”邱斌捧着刚挖出的百合,笑容格外灿烂。
回溯2022年,邱斌初涉百合规模种植时,虽看好市场前景,却因前期投入大、资金短缺犯了难。恰逢邮储银行永丰县支行开展送“贷”下乡活动,客户经理了解到他的需求后主动上门对接,深入田间做贷前调查,40万元贷款很快到账,解了他土地流转、种球采购、人工费用的燃眉之急。此后,支行持续跟进,每年为他提供40万元信贷支持,助力他从几亩试种扩至80亩,不仅实现了个人增收,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银行放款快、手续简,有了这股‘金融力量’,种百合更有底气!”邱斌的称赞里满是认可。
从永丰县的百合田到赣南的脐橙园,江西大地上的特色农产品,一头连着农户的“钱袋子”,一头系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循着这份“乡土气息”深耕细作,针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马家柚”“井冈蜜柚”等地域特色农产品,将金融服务精准嵌入产业肌理。无论是百合的田间地头,还是柑橘的产销链条,金融“活水”始终跟着产业走、围着农户转,让特色农产品既“种得好”,更“卖得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处处飘着丰收的果香。
稻浪丰收:守护粮仓根基
“你看这萍乡丝苗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现在扫码还能看种植全流程!”在万亩稻田里,种粮大户张卫丰捧着刚收割的金黄稻谷,笑得格外开怀,“是邮储银行100万元‘产业贷’让我放开手脚扩种,今年不仅种了3000亩优质稻,还引进了溯源系统,一斤米能多卖1块多,收入预计增40%!”
今年初,张卫丰看准优质水稻市场前景,想扩种却因购买良种、智能插秧机和有机肥的资金缺口犯愁。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在客户走访时,在田埂上了解到他的困境,当即蹲在田边现场办公,为其匹配“线上申请、极速审批”的服务,短短3天贷款就到账。
“秋粮收购季节性强、资金需求量大、用款时间急、用款频次高。”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粮食收购客群,该行把信用类额度上限调整至300万元,并配置了专项低价额度,对粮食收购客群特定投放,以更高的额度、更优惠的利率,服务秋粮收购主体,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从猕猴桃园到特色果林,再到万亩稻田,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始终以金融为纽带,深深扎根乡村沃土。未来,该行将持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滴灌赣鄱大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丰收动能,让更多农户的“丰收梦”照进现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