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
2025-10-10 15:46:3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钟薇责编:颜观潮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近日,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活动在蛟桥园大礼堂举行。1981级、1991级、2001级、2011级共37个班级、900余名校友重返学校。该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校长邓辉,副校长阙善栋、袁红林、李春根、贺丹君、谢花林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各届校友代表等参加活动。联谊会由李春根主持。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_fororder_图片1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活动举行 摄影 刘建芳

  会上表彰了39位第二届最美老班长(支书)。刘耀彬、邓辉共同为最美老班长(支书)颁发奖牌,并感谢老班长、老支书们在凝聚班级力量、赋能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_fororder_图片2

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为最美老班长(支书)颁发奖牌 摄影 刘建芳

  邓辉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从五湖四海“回家”的每一位江财人,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江西财经大学正奋力开启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的“三次创业”,并将争创“双一流”视为对校友最深的情感表达与最大的赋能支持。过去一年,江西财经大学发展按下“快进键”,邓辉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该校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对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期待,希望学校与校友的关系从“学缘关系”跃升为“伙伴关系”,让学缘更亲密,让伙伴更紧密,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

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为“百年江财·校友林”项目参与班级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摄影 刘建芳

  阙善栋为“百年江财·校友林”项目参与班级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并感谢各班级对学校的微捐赠。“校友林”不仅是校友与学校共同成长的见证,更是江财精神代代相传的象征。

  李春根在主持时表示,900多位校友国庆期间齐聚江财,增添了一份对家国的深情和对传承的守望。每年此时,在家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同仁们留在校园,静待校友归来,已成为江财人的一种默契。

  1991级会计学专业赵东升作为校友代表,深情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一日江财人,一生江财情。”他说,“母校给予我的能量,就像一张隐形的资产负债表,随着岁月不断增值。”

  吴志军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说校友们在江财不仅获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信敏廉毅”的精神品格和面向未来、敢于担当的视野和胸怀。他希望校友们心手相连,并肩前行,共同创造学校进步和校友发展的新辉煌。

  1981级贸经专业校友董大宏作为最美老班长(支书)代表发言。他回顾班级情谊,感谢学校培养和时代机遇,表示将继续为班级、校友组织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

文艺节目表演 摄影 刘建芳

  为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校友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代表献花,这一温馨场景不仅是校友对老师昔日辛勤付出的诚挚回馈,更让现场师生共同重温了校园时光的美好记忆。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_fororder_图片5

全体参会人员合唱《歌唱祖国》 摄影 刘建芳

  此次校友文化节,还特别邀请了各个年级的校友代表表演了以不同时代变迁为主线的校园歌曲联唱。在校大学生为联谊会奉献了《江财颂歌》《爱校志愿者之歌》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全体参会人员合唱《歌唱祖国》,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联谊会结束后,校友们前往鼎食轩体验怀旧午餐,品尝江财味道,重走校园路,再叙同学情。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联谊会举行_fororder_图片6

校友在校园合影留念 摄影 刘建芳

  下午,学校各学院召开校友座谈会,返校班级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一年一度的校友文化节暨校友值年返校活动将学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从感动化为行动,从偶发变为常态,厚植校友文化根基,为学校“三次创业”持续贡献校友力量。(文 宋思雨 罗清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