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钟兆林、古丽华、陈祝斌报道:近日,赣县区举行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十大标兵”颁奖暨202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回顾全区志愿者工作的成绩,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激励文化传承和精神永续。赣县区卫健委防保办主任汪立奇和赣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李小燕双双荣获“学雷锋志愿服务十大标兵”称号。
汪立奇:23年无偿献血,积小善为大爱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爱心奉献。无偿献血的路上他坚守了二十三载,用善举温暖着人心。“能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尤其是自己的血液被用到急需的人身上……”
汪立奇,是区卫健委防保办的一位普通干部,2000年开始无偿献血,23年里头,累计献血30多次,献血总量达13000ml,分别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银奖”“金奖”,这组数字对于他而言,具有特殊的人生意义。一摞摞献血证、一枚枚无偿献血奖牌成为汪立奇引以为傲的“军功章”。
谈起第一次献血经历,汪立奇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当时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就想着国家在倡导献血便去了。献完血后觉得对身体也没啥影响,就跟体检抽血一样。”这次的经历让“献血”的种子埋进了汪立奇的心里,第一次献完血后,汪立奇并未感到身体有何不适。慢慢地,献血变成了一种习惯。他坚持每半年或一年献一次血,从最初的200ml到现在的400ml一次,“每次献完血,我都感到十分精神,自己的付出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情。”
同事、朋友知道他热衷献血的事迹,都称他为“公益达人”。在他的带动影响下,30多名亲朋好友、同事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有的还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银、金奖。2012年,汪立奇代表赣县参加全市无偿献血积极分子公益活动;2020年,评为全区“无偿献血博爱大使”。
当被提及是什么力量让他把献血坚持了二十多年时,汪立奇反倒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没什么,只要能帮到别人,救到别人,就算是发挥了最大价值。无偿献血我坚持了23年,也爱了23年,我会乐此不疲,继续坚持、继续努力。”积小善为大爱,汪立奇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无偿献血者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在践行公益的路上,汪立奇的脚步永不停歇。
李小燕:“疫”无反顾迎难而上
作为赣县区广大抗疫工作者中的一员,赣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李小燕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2022年4月15日,李小燕主动请缨支援南昌核酸采集工作。抵达南昌后,李小燕迅速投入战斗,先是到任务最紧急的东湖区进行紧急支援采集核酸,之后她带领的工作小组又转战西湖区,负责一个近6000人的小区核酸采集任务。为确保完成任务,她与队员们每天凌晨3时左右起床,迅速完成工作前准备后于4时准时上岗,每天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八小时,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生理、心理的极限。每次脱下防护服时,全湿透了,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2022年12月7日,李小燕在完成支援于都任务返回后,于12月8日又主动请缨前往方舱医院工作。在工作期间,每一步操作,她都严格按照规范,做到极限极致;每一个病人,她都像对待亲人,做到无微不至。腿脚红肿了,她和同事们就互相简单按摩一下,嗓子嘶哑了,就使劲吞咽唾液。工作虽然繁忙,李小燕却从来没有歇歇脚、缓缓劲的想法,她深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坚持、坚守才能获得胜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