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暄、姜浩天报道:阳光明媚,春色满园。近日,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中至集团董事长李一华捐建的全国高校首个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在江西财经大学麦庐校区启用,同时举办的还有首届(2023)中华管理思想论坛。活动同时进行现场直播,超过12.7万人次通过网络观看。
本次活动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管理学会、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承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广盈控股集团支持。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汤建人,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卢福财,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江西省社联副主席汤水清,江西省管理学会会长、江西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吴照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裴鸿卫,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秦夏明,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阙善栋、陈始发,以及来自省内外高校、企业、学术期刊、新闻媒体的300余人参会。
黄速建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与智能化驱动的机会与挑战面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驱动管理创新的重要资源,如何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是时代对管理研究提出的新要求,需要理论界、实务界与媒体界共同推动中华管理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卢福财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捐资助建的杰出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工商管理学院和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以此次开园和论坛为契机,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管理故事持续努力、再创佳绩。
文化园捐建单位张岚女士代表李一华校友回忆起在母校学习的点滴,认为建设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开办中华管理思想论坛是一件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教研功能的举措,并希望校友企业能够与母校创新合作形式、谱写时代新篇。
开园仪式当天,汤建人、卢福财、黄速建、吴照云、裴鸿卫、秦夏明、汤水清、阙善栋共同为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揭幕。随后,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共同游园。
历代管理思想宣讲、中华经典诵读、汉服秀、传统武术表演……文化园内花红叶绿、春意盎然,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赏心悦目。与此同时嘉宾、师生们还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管理思想,领略文化之美,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线下链接线上,纵享全息式体验。今后,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还将不断升级,使其成为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实践的展示平台,校内文化活动和文化育人的特色场所。
游园结束后,首届(2023)中华管理思想论坛在第三教学楼一楼会议厅举行。论坛分为东方管理思想与实践、中华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管理哲学三个主题进行。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创始院长苏勇教授从管理学诞生说起,直面东方管理合法性争议;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管理研究所所长范徵教授运用三为思想与五行原理剖析东方管理思维,提出中国管理学派不仅要学习显性知识,更要学习隐性思维;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教授以“文脉寻根:如何用案例讲好中华管理故事”为题,提出用表意汉字构建概念体系;山东大学中华文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辛杰教授围绕“利他”的价值取向,解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管理本质;企业管理出版社社长、《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孙庆生从欧美模式发展的历史局限谈起,论证西方管理学面对中国管理异象的无力感;扬州大学特聘教授吕力认为中国管理哲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经过识别、甄选与扬弃后,将其中与现代管理实践相符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工商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哲学与方法论研究所所长杜运周教授通过比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提出要基于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发展。
未来,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还将在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与中华管理思想论坛这“一院一园一论坛”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丰富形式,增设中国管理哲学年鉴、中华管理思想文化馆并建成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管理思想企业案例基地等“一刊一馆一系列平台”,通过中华管理思想“六个一”工程,为建设中国管理学派、推动学术交流发出江西声音、贡献江财力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