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
2023-05-23 11:23:48来源:江西日报编辑:汪婕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江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 有效保护了90.98%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记者从江西省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上获悉:我省不断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江西初步形成,全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542处,连同其他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措施,有效保护了90.98%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江西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优越的森林、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地理,孕育了我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我省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动力,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试点探索形成了南方丘陵山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典型经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精心呵护赣鄱万物生灵。

  目前,全省已查明鸟类58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40.14%,全球珍稀极危物种蓝冠噪鹛全部在江西绿水青山中栖息,种群数量从实施保护前的50余只,增加到250余只;每年秋冬季,有60至80万只候鸟飞抵鄱阳湖栖息越冬。全省已知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占全国总数的21.5%,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梅花鹿(华南亚种)种群数量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60头,增加到620余头。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江西长江江豚保护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全省现已查明野生高等植物6337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水松、南方红豆杉、资源冷杉、大别山五针松、大黄花虾脊兰等。

  与此同时,我省强化监测评估,准确掌握资源本底状况。全省初步布设了城乡、农田、森林、湿地、水体等五种类型共649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在14个森林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首次发布了江西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

  通过开展本底调查,2021至2022年,我省林业部门已发表新物种16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物种6种、中国大陆新记录物种2种、江西新分布记录物种101种。首次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金斑喙凤蝶。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方面,共监测到珍稀濒危鱼类9种、土著鱼类165种。(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