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尹弘: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
2023-08-04 10:22:02来源:江西日报编辑:钟薇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尹弘在赣州调研时强调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拼字当头 干字为先 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 吴忠琼陪同

  8月2日至3日,省委书记尹弘深入赣州龙南、全南、定南、南康、赣县等县(市、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赣州市工作汇报。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部署,聚焦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拼字当头、干字为先,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

  吴忠琼、史文斌陪同调研。

  两天时间,尹弘辗转多地,进园区、入企业,看产品、问工艺,详细了解赣州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家具、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情况。志浩电子、络鑫科技、华派光电等电子信息企业均由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过来,分别在线路板、通信组件、专业镀膜等领域具有特色优势;佳纳能源、龙邦材料等企业拥有众多专利技术,产品应用广、前景好。尹弘鼓励这些企业坚持创新引领,深耕细分领域,不断抢占制高点、延伸上下游,加快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高级化。

  历经30年发展,“南康家具”向“南康家居”、“南康制造”向“南康智造”加快转型升级。尹弘考察了南康家居小镇和美克数创科艺园,要求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销售展示、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家具产业体系,力争更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到中国稀土集团下属企业大华新材料和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尹弘详细了解稀土产业发展和创新情况,并亲切看望一线科研工作者,希望充分发挥“国字号”央企优势和平台作用,加快推动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带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发展。

  赣州国际陆港内一派繁忙景象,中欧(亚)班列已覆盖中亚南亚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尹弘听取了陆港建设运营情况介绍,并考察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要求不断完善赣州国际陆港功能,进一步提升江西对外开放的效率、层次和水平,全力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在龙南市关西围,尹弘详细了解客家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他说,赣州是客家摇篮。要精心筹备办好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以文化为纽带,加强交流合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营造全世界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在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尹弘与基层党员干部深入交流,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老党员、网格员和人大代表等作用,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尹弘在调研中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赣州市工作汇报,对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了五个方面工作要求。他强调,

  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大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能源、现代家具等优势产业,抓好产业链条完善,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加快打造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优势,放大视野格局,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深度对接融入大湾区,推动深赣对口合作走深走实,以“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以高水平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要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赣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赣江、东江源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争当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排头兵。

  要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进老区人民福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切实抓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带头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精神血脉,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正风肃纪反腐,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主题教育,努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不负老区人民。(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