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
2023-08-22 09:59:0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2023年8月14日至18日,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以“818浙银文化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意义、有特色的活动,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展示了该行职工正行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场特色美食节,让氛围更融洽

  为促进和谐家园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8月14日中午,经过该行工作人员精心准备,食堂充满了节日氛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该分行主要负责人宣告此次美食节正式开始。来自分行员工餐厅的厨师们现场制作江西各种特色美食,员工们度过了美好的欢乐“食”光。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_fororder_91

员工开心取餐 供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_fororder_92

员工与蛋糕合影 供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

  一份健康关爱礼包,让员工更暖心

  为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引导员工用正向情绪、理性思考及积极心态开心工作、健康生活,提升一流的共进共荣的企业凝聚力,该分行以“关爱健康、共同成长”为主题推出“6个一”员工关爱活动,即发放一张爱心关爱卡片,传递对员工的关怀;给客户、员工家属寄送一封信,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进行一次福利展示,介绍浙商银行“全家庭医疗保障体系”和医养保障第三支柱产品;8月15日至18日,邀请正高级主任医师行内坐诊,为员工提供一次健康咨询;8月16日至18日,邀请中医为员工开展为期三天的理疗体验;8月17日,邀请心理专家开展一场专题讲座,现场答疑,帮助员工缓解身心压力。参加活动的员工纷纷表示,行内请的医生很专业,对症施策,给了很多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让人受益匪浅。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_fororder_93

员工积极参与心理讲座交流 供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

  一项公益赠饮行动,让“火炉城市”更清凉

  为表达对城市高温劳动者的感谢和敬意,8月初,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积极组织开展2023年“向善而行,传递清凉”夏季公益赠饮活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公安、交警、消防、环卫工人、车间工人等高温工作者们送去一份清凉。同时,该行组织青年员工志愿者开展“体验一小时”活动,主动帮助社区工作者清理垃圾、帮助快递师傅清点快递、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等,感受高温下劳作的不易,以实际行动向高温下的劳动者致敬。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_fororder_94

夏季公益赠饮活动合影 供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

  一次次实地走访,让向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浙商银行总行于2022年启动金融顾问制度“擎旗”行动计划,坚持以公益属性主导,旨在实现金融从“以牌照为中心”的专业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转变,走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南昌金融顾问工作室,一次次组织金融顾问实地走访企业,全方位为客户提供“融智”服务。以南昌市小微企业为例,科技、人口、工信等政府部门有大量扶持小微企业的好政策,如人才补贴、招工补贴、租金补贴等,但因小微企业员工较少、架构不全等,存在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享受优惠政策不充分的情况,部分企业还存在员工恶意劳动仲裁而亟需法律援助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该行金融顾问团队制定了“浙商银行1+N助企行动进园区”方案,“1”是本行金融服务,链接当地的经济发展局、就业局、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法院、企业网格化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的N种资源,为小微企业宣讲助企政策、提供助企服务。

  8月14日起,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以文化周为契机,组织金融顾问团队深入走进各类小微企业,将“助企服务”送上门,帮助小微企业办理“申请补贴”“申请人才认定”等事项,减少小微企业“找政府办事”的时间,做好金融顾问“最后一公里”综合服务。

厚植家园文化 践行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庆祝“818浙银文化周”_fororder_95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金融顾问工作室联合政府部门开展助企座谈会 供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

  下一步,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将以此次文化周为起点,厚植家园文化,高举金融顾问旗帜,把“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场景中,不断给江西的企业、市民带来更多更贴心的服务。(文 谢新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