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尹弘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江西建设推进会上强调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西 奋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叶建春主持 唐一军吴忠琼出席
9月14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江西建设推进会召开。省委书记尹弘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着力畅通“两山”转化通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西,奋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省长叶建春主持,唐一军、吴忠琼、马森述、吴浩、李红军、任珠峰、黄喜忠、罗小云等省领导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有关负责人到会指导。
尹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我们要准确领会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尹弘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当前新形势新挑战,对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目标任务进行阐释。他指出,江西是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既是省委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基于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基础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生态环境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尹弘强调,要大力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全面提升生态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全域空气质量、提升全域水质量、防控全域土壤风险,从严从实抓好重点问题整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化矿山生态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要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要全面拓宽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健全核算评估标准,扎实推进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建成全省统一的GEP核算平台,打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用足用好生态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绿色经济体系。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生态产品可交易、可变现。深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面拓宽生态产品投融资渠道,持续强化金融资本赋能。
尹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江西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强化法治支撑保障,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治理样板,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环保督察利剑作用,护航美丽江西建设。要建强生态环保队伍,加大装备技术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本领,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叶建春主持时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建设美丽江西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实际行动,坚定扛起政治责任。突出问题导向,深挖问题根源,找准关键症结,分流域区域、分行业企业、分污染源对症下药,抓紧补齐美丽江西建设的短板弱项,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系统推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做好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全领域转型、全要素提升、全区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会议在各设区市和赣江新区设分会场。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江铜集团、华润江中制药集团、赣州市、抚州市等作了发言。(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