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主办的“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开幕。主题教育江西省委第四巡回督导组组长张鉴武出席开幕式,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泉主持。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守“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弘扬中华陶瓷文化”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在中外艺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多所重点美术院校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和学术带头人的艺术家,被中国艺术界誉为“陶院现象”。
开幕式现场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展览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景德镇陶瓷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己任,在我国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陶院现象”是中国艺术界的特殊现象,是一种文化精神、文化力量和文化担当,不仅直接推动了江西高校艺术力量的崛起,且为江西美术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一批又一批的艺术新锐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引领江西艺术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希望景德镇陶瓷大学继承和发扬“陶院现象”好的传统,为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去思想、去创造,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迎来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新“陶院现象”。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吕品昌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次阶段性梳理,更是学校办学的一次重要㧧理和总结,学校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加快推进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营造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具有陶大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新范式,奋力创造新时代的“陶院现象”。
中共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吴隽代表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对展览开幕表示祝贺。他指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景德镇的一张靓丽名片,在深化陶瓷教育、弘扬陶瓷文化、创新陶瓷艺术等方面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热切期盼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发展,支持推动国家试验区建设,通过陶瓷这一美丽文化符号,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董博代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对展览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多年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共同致力于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景德镇陶瓷大学在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未来的办学中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展馆内景
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苏新平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陶大校友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陶大艺术教育的成果,也是对陶瓷大学艺术教育的一次总结,更是在文化艺术界的一次有力的展示。中央美术学院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深度交流合作,为培养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严谨的学术指导,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家。
参展作品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作品,也展示了陶瓷大学显著的育人成果。展览中的作品各具特色,体现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代表着陶瓷大学为中国艺术界和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希望“陶院现象”能够在此次展览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
参展作品
执行策展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宋伟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聚焦着陶瓷大学发展的历史、人物和成果,具有现象特性、人文特性和社会特性,展示的不仅仅是陶瓷文化,还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输出,更是文化自觉和文化历练的巨大丰硕成果。“陶院现象”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继续展现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
开幕式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代表学校接受艺术家丁千、吴天保捐赠瓷画作品《早春》、雕塑作品三件组《狮子家族》,并为他们颁发收藏证书。
“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通过“历史沿革”“开河导流”“传承创新”三个文献板块,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展览共展出153位参展艺术家(校友)的234件艺术作品,涵盖了陶瓷艺术、国画、油画、设计、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门类,集中展示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专业教师与历届校友的优秀艺术成果,充分展现出“陶院现象”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1月15日。(文/图 吕丽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