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景德镇高新区举行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2023-09-20 18:03: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钟薇责编:尹红燕

  9月20日,景德镇高新区在昌江区高级职业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举办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胡雪梅,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李德平,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正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昌江区委书记倪卫春,市政府秘书长黄建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夏锋以及南昌航空大学及景德镇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代表出席仪式。高新区、昌江区及产业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景德镇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军主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

揭牌仪式现场 摄影 蔡翀

  倪卫春在致辞中向莅临仪式的领导、嘉宾表示感谢,向产业学院的120余名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落地,是景德镇航空产业发展的大事,是全市教育发展的喜事,更是高新昌江两区融合的再次积极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产业学院的落地要首先衷心感谢南昌航空大学对高新区的关心厚爱。今天得以正式落地揭牌,是经过多方近半年时间努力的结果,产业学院已成功列入教育部、工信部20个标准化建设的产业学院之一;产业学院的落地,填补了培养高技能航空人才平台的空白,对于高新区来说,期待已久。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机制,将打造一个集高质量生产、岗位技能竞赛、生产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可以长期为高新区航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链供应;产业学院的落地,注入了航空产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未来,产业学院将成为景德镇市集航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造就一批航空产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有效降低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景德镇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实现“校地企”三赢;产业学院的落地,需要持久真诚的服务。

  倪卫春在致辞中郑重承诺:“园区是产业学院后勤保障的第一责任人,产业学院的事就是我们自家的事。”他表示,为了当好这个“娘家人”,园区各级责任部门要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协同合作,全方位、全过程靠前抓服务、抓落实,全力为学院师生营造便捷舒适、安全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

  郭正华对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揭牌表示祝贺,他表示,今年2月份政校企三方签订了联合建设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协议,并先后成功获批江西省重点产业学院和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这既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背景下的战略选择,也是政校企合作和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更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指出,一是紧紧围绕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部署,以“1269”行动为牵引,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完善教学链结构和人才链设置,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精准匹配;二是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着力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责任共同体,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以产业需求为引领,构筑富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集群和交叉学科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地区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大胆探索,深入研究,加强特色教育,探索性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面向地区产业发展、提升解决复杂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学习预期,培养贯通产业和学术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企业代表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加强与产业学院的合作与建设作了发言。学生代表也作了表态发言。随后,胡雪梅和李德平共同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揭牌。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多方加强合作、打造政校企一体化综合育人平台的良好开端,航空制造产业学院将在景德镇高新区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成为政校企共建、两区深度融合的典范,为景德镇航空制造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与科技支撑,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做出积极的贡献。(文 曹燕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