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为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拔节孕穗期”的“第一粒扣子”,东华理工大学精心设计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通过“五个三”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责任和“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
把好“三道关”,讲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东华理工大学通过把好“三道关”,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
把好“学校关”,学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帮助2023级学生扣好大学阶段的“第一粒扣子”。校党委书记张福庆带头讲“开学第一课”,寄语2023级学子要厚植家国情怀,做到眼中有光、肩上有责、手上有招,努力成为政治过硬、道德高尚、精神富有、奋进担当的“强国一代”。
把好“学院关”,各学院组织书记、院长、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讲“开学第一课”,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涵养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好“学生关”,2万余名学生参加“2023年全省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学生国防观念、国防素养和爱国强军意识,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体东华理工学子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开学第一课”授课现场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厚植“三种情”,讲好“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
东华理工大学通过开展“节日里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颂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帮助学子们厚植“爱国情”,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通过组织2023级新生及家长走进校史陈列馆暨核军工文化传承基地,了解一代代东华理工人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帮助学子们厚植“荣校情”,让核军工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在中秋节前后,东华理工大学开展了“邮寄一封家书”活动,并为学子们送上花式专属定制月饼,这浓浓的“思乡情”激励着东华理工学子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用火热的青春投身伟大的事业。
东华理工大学组织2023级新生及家长走进校史陈列馆参观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用好“三个度”,讲好“专业教育”第一课
东华理工大学围绕明确学习规划、提高专业认知、宣传榜样模范,深入开展“专业教育”第一课,促进专业教育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校长徐景坤围绕“努力做好研究生专业学习和学业规划”“着力培养研究思维”等方面,引导学生走好学业规划第一步,为2023级研究生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开学第一课”。各学院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帮助2023级本科生迈入专业学习“快车道”。学校还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邀请“全国模范教师”“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优秀教师开展座谈,用教书育人、爱国奉献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年学子锤炼过硬本领,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体现“三个化”,讲好“校园安全教育”第一课
东华理工大学秉承“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域覆盖”的工作理念,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实现安全工作常态化,多措并举助力“校园安全教育”第一课内涵化、常态化、制度化。学校开展迎新生志愿服务时,提醒同学们带好随身行李和贵重物品,谨防搭讪,增强反诈意识,叩响第一声安全音;开展秋季开学前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味;组织警银校联动,通过开展“反诈之约”的防诈教育,攥紧师生“钱袋子”的安全绳;联合抚州市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等单位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拧紧师生“思想意识”的安全阀;以防溺水专项工作为突破口,深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行动,守牢师生“生命”的安全线;构建安全工作周周提、安全提示定期发、安全教育带头讲、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讲的“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的“安全网”。
东华理工大学开展“反诈之约”防诈教育活动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做到“三个心”,讲好“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
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东华理工大学用“三个心”帮助2023级新生缓解入学焦虑、适应大学校园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接站迎新服务“暖心”。志愿者们身披红绶带、高举指示牌,积极为新生提供行李搬运、道路指引、信息咨询等服务,全天共往返40余趟,接送1800余名新生,让新生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心理普查建档“关心”。学校组织新生沉浸式参观心理咨询中心,有效建立心理自助、助人、求助意识;通过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关怀和心理帮扶。
军训素拓“强身心”。62名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员为南昌、抚州两个校区6856名2023级新生开展了户外军训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极大发挥了体验式学习在军训训练、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军训素质拓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益结合,不仅强身更强心。(文 孙鑫 边为为 田宝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