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余江:老区岁岁胜过往
2024-08-13 10:35:29来源:光明日报编辑:钟薇责编:邱观史

       【文化中国行】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是毛泽东同志光辉诗篇《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句子。如今,这两首诗的全文镌刻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的血防纪念碑上。

  芳华六十余载,回首历历在目。新中国成立以前,余江人民深受血吸虫病肆虐之扰,民不聊生,人们称血吸虫病为“瘟神”。20世纪50年代在党中央“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下,余江人民敢为人先,对抗瘟疫,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了血吸虫病。

  60余年前的红色岁月已成历史,穿越时空的精神之光依然夺目。余江将中国血防纪念馆、余江区同乐园和余江区蓝田宋家村打造成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浓墨重彩地呈现给世人。“我们馆既是收藏血防工作文物和史料的博物馆,也是弘扬血防文化和传播血防知识的科普馆,更是血防文化的研究中心、血防精神的传承基地和血防对外交流窗口。”中国血防纪念馆馆长童晓庆说。

  蓝田宋家村当年是“送瘟神”的主战场。《七律二首·送瘟神》中曾用“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来形容诸如蓝田这样的村庄在新中国成立前被血吸虫病肆虐的景象。而如今,走进村里,一栋栋楼房风格别致,潺潺小溪从一旁流过,田园诗般的现代新农村画面悄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如何擦亮红色文旅名片,奋发进取为这片土地注入强劲生命力,是我们考虑更多的问题,这也与余江的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不谋而合。”余江区委书记罗卫国说。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通讯员 陈建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