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叫萍城的赣西城市,常让我魂牵梦萦。萍城是江西萍乡的别名,虽并非我的出生地,但我跟它渊源很深。我的祖母是地道的萍城人,我母亲的娘家在萍城近郊,我的三个姑妈、六个姨妈都嫁在了萍城地界。自小耳濡目染,我也能说得一口比较流畅也还算标准的萍乡话。
很小的时候,常跟随母亲去外祖母家。她家紧邻铁路,火车过境时“呜呜呜”响个不停,长长的汽笛声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但我没敢去铁轨旁,铁轨上火车轮子哐当哐当的声响让我有些恐惧。由于铁轨与火车的存在,幼年的我觉得萍城的天空都是喧嚣、躁动的,仿佛这座小城日夜都在奔驰。
由于走亲戚的缘故,我去过不知多少次萍城,每一次都充满期待。逛萍城最好的方式是乘公交。萍城的公交车大多由两节长车厢拼接而成,拐弯时坐在车里,会有一种空间扭曲的错觉。这种公交车速不快,且乘客上下频繁。但萍城人一点也不埋怨,大家话闲情、聊家常,车厢里面笑声盈盈、话语滔滔。萍城人这种不急不躁的性格,是我在萍城感到自在的原因之一。
萍城可玩的地方也多,像游人如织的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绿波荡漾的鹅湖公园,还有孔雀开屏、狮虎齐吼的萍乡动物园以及人气爆棚的毛家湾文化村,但我更喜欢那里大大小小的书店。记忆中,我上中学后,萍城的书店就成了我钟爱之地。儿时我年年上山拔苦菜,从路边捡野生蓖麻籽,再将它们卖给城里的收购部,换来的一小沓两角、五角零钱,最后都交到书店阿姨的手中,换来了《岳飞传》《杨门女将》等一册册图文并茂的书。从少年时直到今天,萍城书店的书香一直氤氲在我脑海。
萍城的小吃更是令人胃口大开。街头巷尾的一碟肉丝炒粉,加点葱花或嫩嫩的南瓜丝,清香诱人;一盘麻婆豆腐,色香味俱佳,让人浅尝一口便欲罢不能。萍城人下班回家前,习惯去吆喝声四起的小吃摊前流连一阵。他们喜欢吃辣味菜,伴点小酒,一吃一喝,辣得连连咂舌,直呼过瘾。
在我看来,萍城吸引人的还有它满城绵软甜润的萍乡话。萍城人说话语音柔美,尤其是女性。我听着母亲、外祖母与姑姨们的萍乡话长大,已将这种语音声调刻入骨子里。我的母亲嫁往外乡六十余年,满口的萍乡话听上去仍旧原汁原味。萍乡话的发音特点虽然对萍城人说普通话有一定影响,但这也成了在外地辨认萍城人的独特标识。
萍乡话适合说唱。萍城人进行表演的方式,便是“萍乡春锣”。“打起鼓哟敲起锣,身背春锣走四方……”一鼓槌,一小锣,一开嗓,春锣艺人硬是将“萍乡春锣”唱进了千家万户,唱进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年前,我在萍城音像店买过几盒“萍乡春锣”的磁带。听着那些曲儿,比喝萍城本地的老酒更容易上头。
萍城人的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外地人进城问路,他们不单手指方向,还会亲自带你走一段路。在这里,不用担心走错道,也不用担心上当受骗——朴实的萍城人懂得用自己的善举为城市的信用增色。萍城人骨子里崇尚光荣、崇尚英雄。这里的一片红色矿区——安源煤矿,曾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我多次到过安源煤矿,去缅怀高举革命旗帜的先辈,去追寻他们传播红色火种的足迹。星火燎原,安源的煤火给一座城市平添了几分英雄气概。
而今,萍城又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萍城,我心心念念的萍城,下次再见你时,你又会呈现怎样令我惊喜的风姿呢?(作者 彭卫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