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于赣江之滨正式开业。十二年来,华夏银行南昌分行扎根赣鄱大地,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与地方建设携手并进,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凭自身稳健发展助力江西经济蓬勃向上,全力在赣江两岸绘就绚丽画卷。
华夏银行南昌分行 供图 华夏银行南昌分行
向下扎根 深耕赣鄱行稳致远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始终将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江西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聚焦核心领域强化信贷投放,促进江西区域协调发展,十二年累计为江西经济提供各类融资超2000亿元。
华夏银行南昌分行以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赣州、吉安两地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字号”重大金融改革平台为契机,把实施乡村振兴驻村“一号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华夏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在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小河村和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茶园村分别派驻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先后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派驻干部荣获省级“优秀驻村干部”称号。
凭借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卓越表现,华夏银行南昌分行近年来获“江西省银行机构金融服务贡献奖”“支持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十大金融机构”“普惠金融融资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向内求索 科技赋能优质服务
华夏银行南昌分行紧跟总行“智慧金融 数字华夏”的战略步伐,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创新5G银行应用,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体验,为转型升级持续赋能。创新智能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加大与科技型企业、战略新兴企业合作力度,今年以来,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65.07%;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实现效率提升、风控升级、信息扩量、互动便捷;运用创新金融产品,助力金融在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继续加强对科创企业和企业创新的融资服务,提高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运用的程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加快金融数字布局;创新运用“经销数贷通”产品,精准对接江西省内某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经销商,通过全流程线上化办理,手续简便、审批快捷,高效解决融资难题,帮助该企业经销商扩大业务规模,优化库存管理,成为服务其汽车销售的首家合作银行。
向上生长 践行普惠以人为本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始终坚守普惠金融初心,让金融服务的雨露滋润赣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勤跑市场,围绕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做深做透行业研究,借力“白名单”实施精准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一企一策”,持续加大助企惠民力度;同时,加大链式开发力度,拟定产业链核心企业名单,指导经营单位专项营销及精准对接,实现主流客户开发全覆盖、产业链客户全覆盖、大中小客户全覆盖;针对普惠客户群推出“十年期不还本置换贷”新产品,受到了普惠小微企业欢迎,实实在在让利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截至11月底,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65.67%,普惠型小微企业较年初增速17.08%。
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始终坚持客户至上,持续完善支付服务网络,畅通支付服务渠道,保障资金安全与便捷流转;推广便民“零钱包”;当好百姓“暖心人”,提供方言服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服务体验;辖内网点均设置“爱心窗口”,为老年人、境外来赣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专属服务通道,定制特殊人群绿色通道服务,搭建服务客户的爱心桥梁。
向光而行 持续打造绿水青山
绿色生态是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传统产业掀起了一股绿色转型的新浪潮,传统高能耗产业亟需资金升级设备、革新工艺,向低碳化、循环化转型,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迎来扩张期,对项目融资、研发投入资金诉求强烈。为更好服务绿色江西建设,华夏银行南昌分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推动绿色贷款业务,下沉经营网点开展“点对点”服务;积极主动与绿色企业、环保企业开展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助力环境生态优化,绿色金融贷款投放较年初增速13.83%。
江西某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环保型企业,近期,为了进一步把公司做大做强、扩能增产,存在较大资金需求。在了解情况后,华夏银行南昌分行迅速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为企业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发放绿色企业贷款9700万元,助力该绿色企业快速迈上扩能增产道路。华夏银行南昌分行持续加大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投入,不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与绿色投资,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华夏力量。
未来,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将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坚定不移走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奋勇前行,砥砺奋进,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成为江西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领军者与创新先锋,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文 赵子龙 饶慧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