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昔日革命老区“振兴菜” 今朝祖国边疆“富民苗” 江西芦笋“安家”帕米尔高原
2025-08-02 14:55:05来源:江西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尹红燕

  盛夏七月,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200个蔬菜大棚鳞次栉比,一株株芦笋破土而出,绿意盎然。“上半年已经采收了首批芦笋,顺利的话明年可以迎来丰收了!”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芦笋,来自兴国县农业农村局的江西援疆干部黄向荣难掩喜悦。

  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如今,这株小小的绿色蔬菜,正跨越万里山河,将革命老区江西兴国与位于西部边陲的高原小城新疆阿克陶紧密相连,成为两地百姓共同的“振兴菜”“富民苗”。

  这场跨越万里的“安家”之旅,源于赣南红土地上积累的成功经验。2019年,兴国县成功引进江苏客商发展芦笋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至今种植规模已达7000亩,一跃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芦笋种植县之一。省农科院专家还在兴国的芦笋基地里,培育出适应红土生长的芦笋新品种“兴国1号”“兴国2号”,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江西援疆干部将12个优选芦笋品种带到了对口支援的阿克陶,建起了首个芦笋产业示范基地。“这里土壤偏碱性,白天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病虫害少,种出来的芦笋糖分含量高、口感更好。”黄向荣如数家珍地介绍,“兴国1号”第一年试种就大获成功,多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内地。

  在新疆“安家”的不仅有江西良种,还包括一整套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阿克陶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专家帮扶”的模式,从兴国引进龙头企业,目前连片种植规模居全疆之首。

  在该县加马铁热克乡,芦笋基地已带动当地200多名村民稳定务工。村民们不仅可拿到每亩地600元的土地流转年租金,每天还有80元至120元务工收入,算下来比自己种棉花、玉米还划算。听说芦笋种植效益好,很多村民一边学技术,一边谋划在自家地里也跟着种上“富民苗”。

  据介绍,芦笋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以上,年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大面积推广后有望成为当地长期的经济增长点。阿克陶县已规划明年将种植面积增加至1万亩,同时建设集深加工、产品销售、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综合体,推动芦笋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迈进。

  这株曾见证江西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的“功勋菜”,如今又肩负起新的使命,为新疆的兴边富民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