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人文胜地增长见识阅历,寄情人间美味忘却生活烦恼,游走街头巷尾感知人间烟火……2024甲辰龙年,萍乡市安源区紧扣“工运摇篮、辣红安源”两块金字招牌,做实、做足、做满“三篇”文章,利用独有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文化旅游正日益成为萍乡安源人民幸福生活的“标配”,文旅产业以强劲的势头成为老城安源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立足红色资源 做实红色文章
《风起安源》光影秀 供图 安源区文广旅局
国庆期间,安源区在安源纪念馆前举办了一场《风起安源》光影秀。这场光影秀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牛形岭为天然舞台背景,光影交错中,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一段段红色故事生动演绎,通过光影艺术与音效艺术的完美融合,生动再现了安源这片红色热土的辉煌历程,带给观众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消费新场景体验。
《风起安源》是安源区文广旅局2024年打造的众多文艺精品之一。鉴于红色是安源最宝贵的财富与最厚重的色彩,安源区文广旅局始终将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的挖掘、保护与开发摆在首位,打造红色景点、推出红色线路、创作文艺精品。2024年,先后创作《信仰的光源》《画安源》《风从安源起》《把一切献给党》《煤山的记忆》《中华民风》等兼具历史文化传统和安源人文精神的文艺精品10多件;在省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三个文化站获评特级站和一级站;公益艺术课堂、广场舞大赛、社区艺术节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彩文娱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爆款迭出;修缮、复查安源地委旧址等红色文物158处;打造“百年安源正青春”红色印象之旅线路等文旅深度融合项目,使安源国家4A级景区建设迈上了新的更高层次。
深挖本地特色 做足辣味文章
2024年,一直好辣的安源人欣喜地发现,安源的吃辣风俗,俨然成为政府、民间双向奔赴的城市名片。
“辣红安源”文旅活动 供图 安源区文广旅局
2024年,萍乡通过“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生态区域公用品牌评定,从一众食辣成风的网红城市中脱颖而出。作为萍乡市的主城区,安源区着力打造“辣红安源”县域IP,先后举办“中国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辣红安源”文旅商贸消费节和首届云贵川渝湘赣“六省联动·辣红安源”辣文化交流大会、“品味萍乡·辣红安源”首届炒粉节、“萍水相逢 辣红安源”5·19中国旅游日、“国风超有范 花香蝶自来”首届花蝴蝶国潮辣文化节活动等“辣红安源”系列活动;同时扶持花蝴蝶、黄家将、明月湖等食品企业做优做精,“黄矮生态食府”“不辣不欢”“老萍巷”等辣特色餐饮企业出圈出彩,为安源老城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新质生产力,整体经济社会呈现出热辣滚烫的崭新局面。
“‘辣红安源’品牌打响以后,我们店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品辣的顾客。”以“辣”和“娘心菜”为特色的萍乡网红餐饮企业——黄矮食府老板在他的短视频账号上热情地邀请全国各地的网友前来萍乡品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重点节假日期间,安源区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5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45亿元。去萍乡品“辣”正日益成为不少网友心心念念的时尚话题、网络热词。
心怀诗和远方 做满烟火文章
多年来,安源区文广旅局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品牌建设,先后挖掘、改造、推出了“基建村网红墙”“武官巷砂锅麻辣”等特色文化街巷,着力培育打造了安源糖画、安源剪纸、安源拓印、安源石头画等非遗项目。安源灯彩传统制作技艺还作为江西灯彩代表,惊艳亮相2024“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全国主会场活动暨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主会场活动现场 供图 安源区文广旅局
今年6月6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主会场暨“江西非遗购物节·非遗集市”活动在南正街成功举办。集市上,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00余项,涵盖了赏、玩、品、购各大板块,萍乡本地及邻近地市的游客逛非遗集市、赏非遗技艺、品非遗美食、购非遗好物,推动了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漫步冬日的安源大街小巷,但见安源老城区、南正街古玩一条街、基建村网红墙、后村巷工业文化走廊等街巷人流如织,“在安源city walk,品最美人间烟火”等字眼火爆安源老百姓的朋友圈。
工运摇篮,熠熠生辉;辣红安源,未来可期。新旧交替的又一个时间节点上,红色安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绽放满园芬芳,散发无穷魅力。(文 周双萍 谭恒琦 彭建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