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园区,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一派忙碌的生产场景;在红色景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城市社区,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初春时节,江西赣州瑞金城乡处处涌动着奋发实干的热潮,高质量发展图景徐徐展开。
航拍瑞金城区
经济发展添活力
“生产订单比较多,很多订单已经排到了半年以后,生产线‘开足马力’赶生产。”日前,在江西申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该公司品质部主管施学钊说。
据介绍,江西申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元,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7亿元,新上49条锦纶加弹生产线和500台氨纶包覆纱机生产线,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的锦纶POY、DTY生产基地。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锚定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5315”行动计划,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实现重点行业规上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2024年,江西金拉铜箔有限公司成为瑞金市第二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金客佳红酿造股份有限公司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赣州瑞金机场试飞成功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瑞金市瞄准“1+3+N”主导产业,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等发达地区,一批投资大、质量好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落户瑞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落实项目挂点领导一线调度、牵头单位专人蹲点服务机制,强化全流程周期管理和全方位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2024年,瑞金全市实施“八大行动”项目191个,完成年度投资103.8亿元。
2024年5月,瑞金市成功争取赣州出台《关于支持瑞金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意见》,赋予瑞金发展新定位、新使命。
发展产业促振兴
在瑞金市壬田镇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忙着腌制鸭蛋。“这些咸鸭蛋畅销市场,还未出缸便被客户预订。”合作社负责人张杨介绍,2024年,合作社线上线下共销售咸鸭蛋50万枚,销售额150万元,鸭蛋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实现稳定收入。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持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基本形成以脐橙、蔬菜、生猪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格局。2024年,瑞金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认定有机绿色农产品3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8家。瑞金紫灵芝、瑞金油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黄柏果农喜摘赣南脐橙
瑞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41.6公里,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3条、示范点31个。聚焦蓝天、碧水、净土等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达99.4%。境内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63.2%,居全省前列。
品牌形象更闪亮
民歌《牛牯调》入选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苏区精神永放光芒”入选2024年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示范项目名单……
红色是瑞金最亮的颜色。瑞金市围绕打造全国最佳红色旅游胜地、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典范区目标,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红色基因传承超级IP《少年家国梦》在全国首播,入选江西省“五个一工程”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启动实施革命旧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连片保护和可持续有效利用,进一步挖掘革命旧址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时代价值;积极探索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发展路径,将红色文化送高校、进班级、入课堂,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2024年,瑞金市获评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
数字赋能让红色文化绽放时代光芒。瑞金市在革命旧址推出智慧导游系统,轻轻一按,虚拟讲解员耐心给游客讲解红色故事和革命历史。用微信扫描“红井水”瓶身的二维码,24个红色故事便娓娓道来。
红都瑞金形象更加闪亮,旅游景区更加火爆。2024年,瑞金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24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其中共和国摇篮旅游区重要节假日闸机客流量均在江西省红色景区中排名第一。
幸福生活在眼前
每天清晨,只要有空,瑞金市民余先生都会前往该市体育馆,与兴趣相投的友人一起踢毽子,锻炼身体。一群人围在一起,你踢一个,我接一个,你来我往,好不悠闲自在。
市民能够在家门口健身得益于瑞金市持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让“出门就是运动场、健身路径享健康”的美好愿景逐渐变成现实。
瑞金市幸福小学一年级学生午休“躺着睡”
民生一小步,幸福一大步。近年来,瑞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入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完善民生配套设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全市民生支出59.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7%。为幸福小学等4所学校购置1000张“可躺式”课桌椅,实现学生午休“躺着睡”;高质量建成“5+2就业之家”58个,并在火车站设立就业之家服务点,将交通枢纽变为“人才枢纽”;“上海瑞金诊室-江西瑞金专线”投入使用,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5所“一老一小幸福院”投入使用……一个个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心间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图 邓浩亭)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