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中共宜春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宜”跃千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活动聚焦宜春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网络媒体与网络名人的深度参与,全方位展示宜春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新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宜春故事,传播宜春声音。
高安市,这座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成为“宜”跃千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一站。在这里,由网络媒体与网络名人组成的采风团见证了高安市如何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展示传承窗口,推动文旅创新融合,以澎湃文化力量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文化展示传承的窗口
“大家往身后看,这件瓷器就是本馆‘镇馆之宝’,其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纹饰繁密多达12层,器型非常完整,并且带盖,属国内外元青花中的佳品。”在高安市博物馆,采风团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吸引,这里不仅是游客热门打卡地,更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釉里红瓷 供图 高安市博物馆
高安市博物馆拥有文物藏品1万余件,涵盖了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等多种类别。其中,1980年出土的高安元代窖藏尤为引人注目,该窖藏共出土瓷器239件,包括元青花瓷20件(含征集的1件)、釉里红瓷4件。这些国之瑰宝使得这座县级博物馆走向世界,202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8万人次。
讲解员介绍,釉里红的烧制工艺过程与青花相似,但难度更高,因为对火候的把控要求极高。铜红料在高温作用下还原极不稳定,温度过高容易烧飞,温度过低容易发黑,成品率极低。
高安市博物馆副馆长何燕表示,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是文化传承的桥梁。近年来,该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社教和研学活动,大力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让市民在“与文物对话”过程中,探寻高安往昔,传承红色文化。
科学精神的传承之地
高安自古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孕育出幸南容、刘恕、朱轼、吴有训、傅种孙等一大批名士大家。在吴有训科教馆,采风团深入了解了吴有训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科学精神。
吴有训雕塑 摄影 汪婕
吴有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培养了钱三强、杨振宁、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人才,为我国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馆长熊光荣表示,吴有训先生身上闪耀的科学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影响深远。
借助馆内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珍贵实物,参观者可以追溯吴有训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从年少崭露头角,到赴美留学深造,从毅然归国发展,到深耕科教事业,每一步都烙印着其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馆中摆放的原子弹、氢弹、卫星等模型,及23位“两弹一星”元勋事迹展板,见证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一次次突破。
瑞州府衙: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文化保护,既要传承好,也要利用好。近年来,高安市深入挖掘元青花、府衙、采茶戏等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系列文旅活动、推进元青花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等方式,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古老文化重焕生机、大放光彩。
高安古称瑞州,府衙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高祖六年。2022年对外开放的瑞州府衙,作为元青花文旅融合示范区核心项目之一,已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每年参观人流量超30万人次。府衙内通过展示本地文化和历史故事,让参观者了解中国府衙内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瑞州府衙航拍 供图 高安市融媒体中心
徜徉于瑞州府衙外部,眼前是飞檐斗拱、园林景观,处处洋溢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而进入核心区域廉慎堂、知府廨,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科技感。其展陈利用幻影成像技术、异形屏幕等,全面呈现中国府衙文化和瑞州历史。在“府衙千年”篇章,观众可通过沉浸式影院,穿越至古代瑞州府衙,还可在各级别代表衙署空间中穿梭,身临其境追溯历史,体会千年府衙文化。
如今,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瑞州府衙已成为串联一江两岸、大观楼、巴夫洛生态谷等著名景点的关键节点。它们共同构建起高安精品旅游路线,将当地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有机结合,给予游客一场跨越千年、古今交融的奇妙旅程。
从青花瓷韵的声名远播,到吴有训先生科学精神赓续传承,再到千年瑞州府衙文旅融合,高安市聚焦文化保护,以一系列举措打破文化与大众、与生活的壁垒,让多彩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焕发新时代生机,描绘出城市发展的全新图景。
通过此次主题宣传活动,高安市的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成果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宣传,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宜春故事,传播宜春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文 汪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