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商场、景区、车站等场所人流量激增,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使用频率显著上升。为确保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效防范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保障群众度过安全祥和的节日,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广大市民游客做到“五加强、五注意”。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做到“五加强”: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要认真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特种设备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严禁设备无证运行、超期运行。结合现场设备运行情况,配备满足运营和应急处置要求的作业人员,严格落实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章操作,杜绝无证上岗和违章作业。
加强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
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节日期间增加日常检查频次,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在节前要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特别对涉及民生保障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进行一次全面检修,重点对安全附件、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确保设备在节日期间安全运行。
加强使用现场安全管控
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现场的安全管控,在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张贴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标志、安全警示标志、乘客须知和安全注意事项。节日期间加强人流量大时的现场管控,设置专人引导市民有序、安全乘用特种设备,确保现场安全通道畅通。在检修、停用特种设备时,要在醒目位置予以告示,做好防护措施。
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认真分析和研判节日期间公众聚集场所人流量大,特种设备满负荷、长周期运行、停机时间短等特点引发的安全风险,有效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管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极端恶劣天气不符合运行条件的,立即停止运行并做好设备防护,天气好转后,经全面检查再开放。完善应急预案,组建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如遇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并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组织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节日期间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检查,督促作业人员认真履职,耐心向乘客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对安全装置的检查确认。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广大市民游客要做到“五注意”:
注意看
在乘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特种设备前,请仔细查看在显著位置张贴的“特种设备使用标志”,若该标志缺失或显示检验超期,说明设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请勿继续乘坐使用。
注意读
在乘用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乘客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设备特点、乘客适应范围和禁忌事宜等,并严格遵守设备对身高、体重、年龄和疾病的限制要求。
注意听
在乘用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过程中,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按顺序上下,不插队、不推挤,有序文明乘用。乘用结束后,应待设备停稳,在工作人员的指挥、引导或帮助下打开安全带,按指引离开。
注意禁
乘坐直梯时,请勿靠门、挤门、拍门、扒门,在电梯轿厢内打闹、蹦跳,避免导致安全系统误动作而引发故障或困人。
乘坐扶梯时,请勿把头和身体伸出扶梯,防止撞到扶梯外侧物体,造成撞伤、夹伤。
在客运索道吊厢内,请勿嬉戏打闹,严禁站、蹲在座位上或将身体探出吊厢外,严禁擅自打开门锁装置。
乘坐观光车时,请勿将头、手、脚等伸出车外,严禁在车上嬉戏打闹、吸烟、携带危险品上车,车辆停稳前请勿擅自下车。
乘坐大型游乐设施时,请坐稳扶好,勿将头、手、胳膊、脚等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设备外,勿擅自打开乘客束缚装置(安全带、安全压杆、安全挡杆)。
注意等
如果在乘用特种设备过程中遇到突发停电、设备急停等紧急情况,请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可采取下列措施求助:
如遇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发生故障,请不要惊慌,在原位置等待,注意听广播,等待工作人员救援,切勿擅自采取自救措施。在疏散的过程中,请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有序撤离。
如因停电、故障导致被困电梯时,请第一时间按压轿厢内紧急报警按钮与值班人员取得联系;也可拨打轿厢内公布的故障报警电话、应急救援电话联系物业和维保单位;如未能取得联系,可立即拨打96369电梯应急救援电话求助。
如遇扶梯意外情况时,可按下紧急停梯按钮,扶梯就会立即停止运行。紧急停梯按钮设置在每台扶梯上、下端或中部,非紧急情况下请勿随意按压该按钮。(文 邹佳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