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到香港的东江水,和江西源头一样甜。”6月30日,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东江源头护林员何洪先,来到香港沙浦道御豪门小区居民朱国华的家中,打开水龙头,双手捧水,低头喝了一大口后,情不自禁地说。
“滚滚东江水,情牵赣粤港。”朱国华动情地说,同饮一江水,浓浓家国情,相信再过六十年,东江的水还是一样甜。
与何洪先同行的,是80岁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一期建设者、广东水电二局退休职工陈钦水。
今年是东深供水工程建成60周年、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为了共同守护的一江清水,两人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前夕,受香港文汇报邀请,先到深圳,感受东深供水工程终点——深圳水库的一泓碧水;再聚香江,探访东江水抵港第一站——木湖原水抽水站的滚滚激流,并走进香港街巷和居民家中,为的就是亲眼看一看东江水的清澈、亲口尝一尝东江水的甘甜、亲耳听一听香港市民的心声。
57岁的何洪先祖辈生活在东江发源地——寻乌县三标乡的桠髻钵山。1999年,何洪先子承父业,成为乡里106名护林员之一,从此开始了风雨无阻的巡山护林生涯。此行之前,他一直怀揣一个朴素心愿:“如果有机会,我想到香港去,尝尝我们这里流过去的水,是不是和源头一样甜。”
陈钦水参加了东深供水工程一期开建、三期扩建及后续改造工程中多个关键标段的施工。从最初依靠肩挑手搬和推车搬运土方碎石的艰苦岁月,到实现机械化作业,再到参与并见证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陈钦水是这条供水“生命线”华丽蝶变的亲历者。
“圆梦了,圆梦了。”第一次走出家门这么远的何洪先感慨万千。陈钦水也高兴地说:“看到香港同胞在东江水的滋润下,产业兴旺发达,生活这么好,我真是很开心很自豪。”
为解决香港用水之困,跨区域大型调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于1964年2月份开工建设,1965年3月1日正式通水。工程建成60年来,历经4次改扩建,持续为香港、深圳及东莞沿线输送优质原水,累计向香港供水超过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需求总量的约80%。(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