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奋青春之楫 扬理想为帆 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5-07-01 11:21:1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6月28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天工校区体育馆举行。该校理事长杨显阳,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跃,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沈良、冯赟、黄海军、刘德华、乐俊杰、陶小兵、邹建民出席典礼。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各二级学院、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2025届毕业生及部分亲友代表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主持。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江西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典礼上,刘新跃深情地发表了题为《信念照亮征程 学以致用成就璀璨人生》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3911名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悉心教导同学们的老师、辛勤养育同学们的父母和关心帮助同学们成长的亲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刘新跃指出,四年来,同学们不仅收获知识技能与健全人格,更传承了江工42年积淀的“勤朴敏信”校训与“自立自强、乐业乐群”学校精神。学校内涵建设步履坚实,2025年位列ABC中国民办大学江西第4名、全国民办本科竞争力第55名;连续9年参展深圳高交会;建成算力中心与鸿蒙系统实训中心,开发全国首个智慧校园鸿蒙版APP;入选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单位与麒麟工坊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等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获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门省级一流课程等多项成果。同时,学校2025届毕业生中有23人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54人考研“上岸”,再次书写了江工学子考入厦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一批“双一流”知名高校的神话;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文艺社团活动诠释校园文化。这些青春印记已成为母校与你们共有的精神财富。

  “你们鲜衣怒马的青春模样,那是自信、是沉淀、是意气风发。”刘新跃寄语毕业生,并在临别之际,提四点希望共勉:一是希望同学们坚守理想信念,做有信仰的追梦者。二是希望同学们坚持终身学习,做有知识的深耕者。三是希望同学们懂得感恩传递,做有温度的践行者。四是希望同学们践行社会责任,做有使命的担当者。

  典礼上,冯赟宣读了《关于表彰2025届“北斗星”领航工程·本科毕业生评优评先的决定》。

  刘德华宣读了《关于表彰2025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决定》并通报2025届本科生毕业资格审查及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全体校领导为荣获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代表、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代表、组织星、勤学星代表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代表合影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合影

  “铭记校训,发扬精神。愿你们如骏马般在草原奔腾,以坚韧与勇气面对风雨,奔向星辰大海。”“胸怀家国,勇担使命。愿你们始终心系国家、心怀人民,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刘艳华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美好祝福。寄语饱含师者仁心,既有学术传承的厚重,又有人文关怀的温度,为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毕业生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物联网工程本科2班黄路芹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求学的珍贵岁月,并表示将以“勤朴敏信”校训精神激励自己开启人生新征程,用所学所知回应时代之问,用拼搏与奋斗书写青春答卷。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心怀梦想、坚守初心,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江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拨穗正冠环节

  拨穗正冠,仪式感拉满。伴着现场欢快的旋律,2025届毕业生身着学位服有序上台,一张张青春的面庞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从校领导手中接过写满深情寄语的纪念卷轴,并将帽檐微倾,一一接受拨穗礼。一批摄影师在台下用快门定格一个个美好瞬间。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在场师生们共同唱响《弘我学校精神》

  此次毕业典礼彰显江西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学校紧扣“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追崇“科技创新明星”,构建立体化、沉浸式、精准高效的思政教育创新体系。以“北斗星・红智”党建为引领,融合天工文化与创新品格,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榜样引领”教育。学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思政育人核心,通过“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五板斧”培养路径,将榜样精神转化为学生成长动力,交出亮眼的“江工答卷”。该体系有效提升育人亲和力与针对性,有力回应高校育人根本命题,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江工样本”与“江工智慧”。

  “天工开物,抱石故里,齐聚今朝才俊……”在场师生们共同唱响《弘我学校精神》,饱含深深“江工情”的歌声在典礼现场久久回荡、隽永流长。(文/图 谢旻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