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职教国际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6月23日至29日,根据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明德育才计划”第三期安排,依托“天工”江西职业教育出海联合体构建的产教融合体系与海外服务保障优势,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组织30名学生赴印度尼西亚开展了一场以“专业赋能・文化互鉴・就业引领”为主题的深度研学实践活动。
6月23日,巴厘旅游理工学院为研学团举办了开营仪式。巴厘旅游理工学院校长巴古斯·布杜·布加致辞,热忱欢迎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并邀请学员观看学校宣传视频,传达两校合作的美好愿景。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作简要介绍后,朗诵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展演中国气功《八段锦》,用文化活动传递东方诗词美学与传统康养智慧,同时也让这场开营仪式成为两校文化传播双向赋能的起点。
开营仪式现场 摄影 邹兰兰
活动合影 摄影 邹兰兰
此次研学活动以落实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为目的,围绕专业技能课程、人文交流课程、企业探访课程三个课程类型展开,让制造学子在知识探索、文化浸染、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体验成长。
专业技能课程
研学团队深度浸润巴厘旅游理工学院特色课程体系,以语言、艺术、手工艺为切入点,在跨文化教学中实现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向提升。
6月23日至6月24日,研学团队参与印尼语语言课程、巴厘岛舞蹈课程、花篮制作三组课程,以“语言为基、艺术为桥、美学为翼”,让课堂成为了文化理解的沉浸式“训练场”,学生不仅了解了印尼语的基本特征,更通过“做中学”理解了当地文化的深层逻辑,实现了从知识接受到价值共鸣的深层跃迁。
巴厘岛舞蹈课程 摄影 邹兰兰
花篮制作 摄影 邹兰兰
人文交流课程
研学团队在多元活动中深度体验中印尼文化交融,从课桌上的长笛雅韵到舞台上的展演交流,构建起多维的文明对话场域。
6月25日至6月26日,研学团队在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子学院体验巴厘岛长笛音乐课程,在五声音阶中寻得中印尼音乐基因共鸣;在加内什教育大学巴陵康孔子学院与该校师生同台演绎歌曲《咖喱咖喱》,诵读《中华颂》,讲述魔童哪吒奇幻故事,表演舞蹈《万疆》,共唱《相亲相爱一家人》,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中印尼两国学生沟通桥梁,促进两国青年友谊升温与文化互鉴。
长笛音乐课程 摄影 邹兰兰
两国学生共唱歌曲《咖喱咖喱》 摄影 邹兰兰
此外,团队还走进巴厘村屋,沉浸式体验地道民俗,体验调配巴厘岛特色蘸料烤制美食等厨艺劳动,在香料与烟火气中触摸巴厘岛人的生活智慧。
企业探访课程
研学团队深入中国华电印尼巴厘岛电厂与巴厘岛拉古娜豪华精选酒店,在工业现场与高端服务场景中,解锁职业发展的国际视野。
6月26日至6月27日,在中国华电印尼巴厘岛电厂参观时,学生对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也认识到海外中资企业对“技术硬实力+跨文化沟通软实力”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巴厘岛拉古娜豪华精选酒店,研学学子聆听中国市场销售总监现场分享旅游销售管理心得,从标准化模式到客户需求定制设计的转变,揭示出国际服务业对创意策划与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双重要求。
两场参观探访以实践课堂形式重构职业认知,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要突破本土思维定式,将专业能力与全球产业趋势接轨,方能在国际就业舞台上把握机遇、实现价值。
研学学子在巴厘岛拉古娜豪华精选酒店聆听分享 摄影 邹兰兰
特殊思政课程
此外,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研学团队还有幸被特别邀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开展学习交流。总领事张志昇现场介绍了印尼国情、中印尼关系,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国家外交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外交、国外教育就业方向对研学学子予以指导。此外,还结合实际向学生们传授了海外安全技巧。
通过交流,学生直言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大家深刻认识了总领事馆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明晰了自身使命,既要厚植家国情怀,也要有效提升综合素养与担当意识。此次获邀交流不仅是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研学团海外学习表现的肯定,更是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认可。
活动合影 摄影 邹兰兰
6月28日,在巴厘旅游理工学院举行了闭营仪式。仪式上,双方院校代表共同回顾了研学精彩瞬间,从高校课堂的知识碰撞到企业探访的实践真知,从文化交流中的情感共鸣到人文体验里的深度融合,每一幕都令人难忘。
校长巴古斯·布杜·布加高度评价了研学团队的表现,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以歌曲舞蹈予以回应,为这场满载收获与情谊的研学之旅画上圆满句号。此次研学活动是两所院校教育合作的里程碑,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尼人文交流的生动注脚。(文 雷颖 刘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