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东华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红色电波”社会实践队赴宜春市铜鼓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红色铸魂、志愿服务暖心、科技赋能助农、文化传承润心,在革命老区书写青春答卷。
活动合影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队队员走进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队员们通过参观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在艰苦朴素精神研学基地,实践队员聆听“长林长红”三线建设故事,参观焦裕禄雷锋事迹展陈,听取苏区干部作风讲述,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
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支教科普进乡村,基层服务暖民心
在铜鼓镇小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践队员为社区孩子打造了“科技启蒙+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特色课堂,通过机器人展示、秋收起义故事讲述、红歌传唱、剪纸教学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与红色文化的交融。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团队开展了“心理健康青春行”系列活动与专项调研,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游戏、心理疏导等方式关爱儿童成长。此外,队员们还在铜鼓县和美家园社区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服务,并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实践队员为社区孩子打造特色课堂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科技赋能助振兴,红脉调研促发展
实践队深入小山村、黄田村和望湖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现状,运用专业知识向农户普及智慧农业技术,传播科技赋能农业增效新路径。同时通过走访座谈、史料整理等方式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撰写的调研报告将为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以青春智慧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实践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现状 供图 东华理工大学
匠心传承续文脉,古法造纸悟匠心
在非遗古法造纸研学工坊,队员们化身“传统匠人”,亲身体验蔡伦古法造纸的全流程。从蒸煮舂捣原料到抄纸烘晒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让青年学子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亲手制作的纸张不仅承载着文化记忆,更坚定了队员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此次铜鼓之行,东华理工大学“红色电波”社会实践队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在乡村服务中传递温暖,在科技助农中贡献力量,在文化传承中守护根脉,用青春汗水谱写了新时代的奋斗华章。(文 曹林 李磊 江思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