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扬帆起航正当时 江西省红十字会救护赈济处党支部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5-07-17 09:17: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7月1日,江西省直机关工委印发表彰决定,江西省红十字会救护赈济处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江西省红十字会救护赈济处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筑牢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筑牢生命防线上,努力践行使命担当。

  坚守初心 培根铸魂

  支部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服务群众。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道德讲堂、“救在身边”平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上线下学习载体,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书记领学、支委促学、集体研学、个人自学等方式,扎实开展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群众遵守国家法规和规章制度,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联学共研,融入全省红十字会“党建+”特色品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践忠诚。引导监督直接联系的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业,提升党员干部规矩意识和工作作风。

  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

  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支部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在社会组织党支部创建水上救援、心理救援、救护培训、赛事保障等专业服务突击队。

  近三年来,支部面向全省举办心理、水上救生、水域搜救、赈济、救护师资等培训班136次,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培训应急救护师资1869人次;紧扣“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急”的要求,成立红十字应急救援队61支;嵌入式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61个、景区红十字救护站40所、博爱家园169个、投放AED及应急救护一体机2970台,在710个城乡社区设置了17万余个救援救护点,发放救生圈26万套,为守护群众生命与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群众实际需求,支部打造了“五防五救”“洪城急救侠”“红十字文明驿站”“急救地摊”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敢为人先 勇于担当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成立“党员突击队”,支部书记张锦煌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推动江西省红十字救援、救护等多项工作在全国红十字系统领先领航,近三年9项工作在全国红十字系统作典型发言,在全国第八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上荣获团体一等奖和4个单项奖,创历史最佳。两支救援队参加全国救援比武分获三等奖、优秀奖。

  支部党员曾永辉两次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与村委干部一道带领全村脱贫致富,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党员吕清峰在疫情期间负责捐赠物资接收、管理工作,无惧可能感染疫情的风险,接收紧急防疫物资价值2亿余元不出差错。洪涝汛期,党员余喜洋担负应急救援救灾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值班值守,关注灾情,紧急调拨救灾物资,为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援。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突击队赴省内、河南郑州、河北涿州等灾区参与开展救援救灾工作,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榜样引领 广泛宣传

  支部严格按照《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省红十字会年度机关各处室和会属单位量化目标考评办法》等要求,将党员干部党性党纪党风纳入德、能、勤、绩、廉考核,将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择优纳入“救在身边·最美救护人”“博爱单位”“博爱大使”“四个100”“南丁格尔奖候选人”等评选表彰和宣传激励对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

  依托服务阵地、新媒体平台,支部联动社会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扩大红十字影响力。与省公安厅、教育厅等联合开展江西省“全防溺水”宣教和演练。联合省财政厅,出席江西卫视《“厅”说江西》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民生实事访谈,央视和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和转发AED成功救人案例。联合举办“寻找最美救护人”宣传活动和参加“博爱赣鄱——红十字榜样发布会”大力宣传推介江西省红十字会“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援救护成效。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江西省红十字会救护赈济处党支部将继续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始终保持“赶考”路上的清醒,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在推动党建与业建融合发展上持续用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展现人道主义大爱与担当。(文 曾永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