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大暑时节话健康 江西专家支招应对“苦夏”挑战
2025-07-23 16:48:3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国际在线江西消息(记者 钟薇):“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7月22日大暑时节,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召开“践行二十大 忠诚护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时令节气与健康专场,针对高温高湿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多位医学专家为公众开出科学度夏“处方”。

大暑时节话健康 江西专家支招应对“苦夏”挑战

发布会现场

  重点人群需严防中暑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欢弘指出,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及户外作业人员是高温中暑高危人群。公众应密切关注高温预警,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遮阳防护,定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家庭成员需特别留意老人儿童健康状况。

  中医调理应对“苦夏”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王丽华指出,针对夏季常见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关键在于养护脾胃、清心祛湿。饮食宜选冬瓜、绿豆、薏米等清淡利湿食材,少食生冷;空调温度建议26-28℃,避免冷风直吹;适当按揉内关穴、足三里穴,配合八段锦锻炼可助调理。

  科学补水有门道

  南昌大学二附院杨人强主任医师澄清“每天8杯水”非绝对标准,需结合食物含水量灵活调整,建议每天补充1200-1500ml水分。应定时饮水,避免口渴才喝;水温忌过冷烫,可少量加盐或选择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每次喝水最好不超过200ml,每小时饮水不超过800-1000ml,避免“水中毒”。

  舌尖安全莫大意

  江西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广玲提醒,夏季需严防急性肠胃炎。食材应生熟分开、充分加热,冰箱定期清理,勿过度堆积。若发病,轻症可短暂禁食2-4小时让胃部休息,每5-10分钟多次少量的饮水,首选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出现高热、脱水或便血等症状须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需精细管理

  心脑血管患者夏季应避免冷热刺激,科学合理安排生活,不可擅自停药;高尿酸血症人群需远离烧烤、啤酒、海鲜等“痛风套餐”,通过低嘌呤饮食、足量饮水及规范用药控制尿酸。

  发布会同时提示,夏季感冒需区分风寒风热对症处理,脱发者应避免暴晒头部并调理脾胃。大暑虽为极热之时,亦是万物生长之机。专家共同呼吁,公众需顺应节气变化,通过科学防护化解暑热威胁,以健康体魄安然度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