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江西正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双翼,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作为江西省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开发区,南昌高新区以其卓越的土地利用效益和产业集群优势,成为“焕新江西”实践中的一张亮眼名片。
工业用地亩均营收2760.67万元,单位土地税收同比提升8.74%,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6%……2025年上半年,南昌高新区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这些数字不仅是经济指标的体现,更是发展模式转型、土地效能革命的重要标志。在这片2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新区正以“寸土生寸金”的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规划引领,绘就集约发展新图景
“一江相临、四湖相间”,艾溪湖、瑶湖等湿地资源为南昌高新区增添了独特的生态底色。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如何激活土地的经济效益?答案在于坚持规划先行、绿色招商、区块功能细分的发展路径。
从建区伊始,高新区就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优先引进高附加值、低环境负荷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三区一廊一带五轴”的空间布局,艾溪湖片区聚焦科技创新,瑶湖片区突出产业集聚,鄱阳湖片区则实现生态与文旅融合,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2024年,高新区对151家规上企业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通过税收、营收、研发投入等多项指标对企业分级管理,激励优质企业、帮扶落后企业,进一步释放土地潜力。江西赛基生物便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通过盘活闲置厂房,企业年营收预计突破3亿元,实现了“空间换发展”的精彩蜕变。
集群转型,启动工业升级“双引擎”
产业集群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南昌高新区提升土地效能的两大引擎。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平台赋能+生态协同”三管齐下,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出企培训、入企问诊”,帮助企业实现“小快轻准”式改造。金升电子工序成本下降75%,良良实业发货能力达每日6万件,弘益药业核心产品日产能提升近3倍……一批传统制造企业借助数字化实现“老树发新芽”。
而在产业集群方面,高新区以龙头带动、链式招商为抓手,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制造、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如今,区内90%以上手机一级零部件可实现本地配套,形成“1小时产业圈”。全球每4部ODM手机中就有一部出自南昌高新区,每三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使用这里生产的LED闪光灯。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让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出3.7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土地集约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科创赋能,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科技创新是南昌高新区实现“寸土生寸金”的核心动能。近年来,高新区聚焦“4610”行动计划,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部署,持续引入高能级科创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
2024年,砷化镓基红黄光LED设备开发项目签约落地,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同年12月,太行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落户高新区,聚焦航空科技研发;2025年,瑶湖科学岛一期即将竣工,南昌实验室主体落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平台正加速集聚。
企业成为创新绝对主力。高新区实现“四个90%”——研发机构、投入、人员、项目均以企业为主体。全区研发平台达412个,上半年企业研发投入66.5亿元,同比增长14.4%,创南昌市第一。从北航江西研究院的三维CT设备,到丝科生物的“蚕丝接骨螺钉”,再到迅特通信的800G光模块,一批科创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推动区域经济由“汗水型增长”转向“智慧型增长”。
土地有限,创新无限
南昌高新区用实践印证了“高质量发展不是扩张规模的道路,而是提升效能的革命”。通过规划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化、动力科创化,这里正走出一条“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的新路。
在“焕新江西”的宏大叙事中,高新区不仅是经济增长极,更是发展方法论的新标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在于让每一寸土地都承载创新、孕育未来。而这,正是江西迈向更加绿色、创新、高效发展的底气与信心所在。
未来已来,江西可期。南昌高新区将继续以“寸土生寸金”的担当,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文 汪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