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全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数和获证组织数大幅增长,形成了产品提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局面。
顶层设计 高位推动
经江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示范项目得以保留。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18个厅局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市县落实”的江西模式。
政策激励 财政撬动
该局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了有机产品认证及展销奖补方案。其中:首次认证奖1万元/张,再认证奖0.5万元/张;参加展销展览活动的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进行奖补。政策“真金白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认证内生动力全面激活。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获证组织1254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318张,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1.45%、91.89%,位居全国第三、第四位,覆盖大米、茶叶、油茶、蔬菜、水果等产业,总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示范创建 县域成景
江西目前已培育会昌县、德兴市等16个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力争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示范区唱响了当地有机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抚州有机白茶荣获“江西省首届茶叶博览会金奖”,第八届“中茶杯”评比特等奖。部分有机认证农产品溢价率达20%以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推动有机产业与研学教育、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催生“有机小镇”新业态,推动生态价值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
技术赋能 监管护航
该局创新“田间课堂”“赣质通”帮扶机制,组织“有机产品认证专家产地行”60余次、认证技术培训100余场,培训技术骨干3000余人;解决企业发展有机认证难题。构建“机构—企业—产品”全链条监管体系:对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查处多起减少遗漏认证程序案件,江西省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推动有机产品生产企业接入“赣溯源”平台,实现投入品、病虫害防治、仓储、流通全程追溯;连续五年开展有机食品专项抽检,去年抽检400批次,合格率100%,让消费者“全程追溯、吃得安心”。
产销对接 卖向全球
该局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推动江西有机产品进电商、入湾区、闯国际,打通有机产品出村进城、漂洋过海的市场通道,实现“有机优价”。京东、阿里设立“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专营馆”,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商超开辟“有机农产品销售专区”;组织获证企业亮相农产品交易会、有机食品博览会、展销会。宜春香菇等有机食用菌在国际食品展斩获2000万元订单。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将始终牢记“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殷殷嘱托,持续放大“有机示范区”创建省优势,深化“认证+标准+品牌”一体化建设,打造千亿级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让“赣字号”有机优品香飘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文 郑明国 万君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