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截至目前,全省林业总产值713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林业为林农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元。林业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山区群众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皓表示,自2023年9月江西省被列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来,全省紧紧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问题,按照“放活山权、激活林区、谋活利民”的总思路,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林长抓林改”的工作机制,现已形成10多项全国首创的经验做法。
深化“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让林农真正吃下“定心丸”。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率先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省级财政奖补;首创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如稳步推进林地延包工作,对承包期不满10年林权,提前开展延包30年以上,确保集体林地承包权长期稳定。目前,全省完成延包合同签订873.74万亩,占全省应延包面积的74.4%;累计颁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6.34万本;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2301本,涉及林地面积90.02万亩,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12.67亿元。
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激发林区活力。江西省在全国率先优化林木采伐方式,林木采伐由“计划指标”变“弹性指标”;同时,鼓励林农通过入股、合作、托管、互换等形式推进林权流转。目前,全省已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5988个,流转集体林地3100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0%。随着改革深入,江西省还探索国有林场联农带农机制,已带动集体林参与联营面积达910万亩。万载、湘东、安远等16个县(市、区)创新出台国有林场差异化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国有林场内生动力。
畅通“两山”转化渠道,带富山区林农。针对林业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江西省构建“3+N”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以油茶、毛竹、林下经济三大产业为重点,同步发展木竹加工、香精香料和森林康养等N个特色产业。目前,全省已建成林业特色产业园1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37条,发展油茶林1693万亩、竹林1765万亩、林下经济3979万亩。全省还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和林业碳中和试点,乐安、南康等10个县(市、区)的CCER造林碳汇项目(总量256.54万吨)在全国平台公示;武宁、崇义等4个县(市、区)开发的1.69万吨地方公益性林业碳汇在赣林碳抵消平台登记。江西省34个县(市、区)已创建县、乡级林业生态产品交易场景,持续引导林权、林业原料、林业碳汇等进场交易。同样一片林,过去卖木头,现在卖碳汇、卖健康、卖风景。据统计,全省林业生态产品累计交易额已达150亿元。(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碧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