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明月共此时:中外学子赣江畔迎中秋,以文会友促交流
2025-09-27 17:13: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尹红燕

  2025年9月26日,“赣韵连四海 人文牵中外”2025江西省中外人文交流中秋联欢会暨第十二届江西省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颁奖仪式在南昌赣江之畔温情举行。来自多国留学生与中国师生欢聚一堂,以月为媒、以文会友,共迎中秋佳节,共筑友谊之桥。此次活动也为为期五天的2025江西省中外人文交流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明月共此时:中外学子赣江畔迎中秋,以文会友促交流_fororder_明月共此时176

活动现场 摄影 汪婕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视频致辞中充分肯定江西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的积极成效,勉励中外青年珍惜交流机会,在文化互动中感知中国智慧,成为文明互鉴的践行者。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指出,中秋明月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谐的向往,也成为连接中外情感的独特纽带。江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胡志扬则鼓励青年以文化为桥,推动中外交流持续深化。

明月共此时:中外学子赣江畔迎中秋,以文会友促交流_fororder_明月共此时374

大赛一等奖 供图 大赛组委会

  本届汉语大赛共吸引全省24所高校的43件作品参赛,经过初赛选拔,15件优秀作品晋级决赛并现场展演。活动分为“赣水相逢”“艺韵互赏”“筑梦赣鄱”“逐光同行”四个篇章,中外学生联袂登台,呈现了一场融合非遗戏曲、汉语朗诵、武术、歌舞、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视听盛宴。

明月共此时:中外学子赣江畔迎中秋,以文会友促交流_fororder_明月共此时523

达娃现场念绕口令 摄影 汪婕

  来自赣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达娃凭借流畅的中文表达荣获优秀奖。她在现场轻松念出“十和四,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的中文绕口令,展现了她扎实的汉语功底,也为现场增添了轻松活泼的气氛。

  在观众席中,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阿富汗籍留学生王维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他同样也是本次人文交流周的积极参与者,曾在“世界青年说”文化沙龙上做过关于江西文化的主题分享。为了准备这次演讲,他特意走访了明德路茶楼体验茶文化,并参观了八一广场、八一大桥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地。演讲中,他巧妙地引用“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俗语,生动表达了对江西务实精神的理解。王维坦言,初期因内容不熟,他借助拼音辅助记忆,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提升,“这次活动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汉语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明月共此时:中外学子赣江畔迎中秋,以文会友促交流_fororder_明月共此时884

江西科技学院的留学生及带队老师(中)合影 供图 大赛组委会

  尽管并非所有参赛者都能站上领奖台,但参与本身已成为一段难忘的文化体验。来自江西科技学院的孟加拉国籍学生浩文(HAMIM NAZMUL ISLAM)分享道,他在活动中主动用中文与中国朋友交流,一次偶然听到旁人聊天以为他听不懂,结果他轻松接话,对方惊喜的表情让他倍感温暖。“这些自发的互动让我更加热爱交朋友,也让我感受到语言的温度。”

  浩文还提到,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没有结识新朋友,却意外重逢了数月未见的老友,一名巴基斯坦朋友从背后一把抱住他,让他觉得“这场活动来得特别值得”。谈及中秋,他表示,远离家乡的夜晚,联欢会上的笑声、灯笼和月饼,让他感受到“新家庭”般的团圆氛围。

  来自江西科技学院的摩洛哥籍留学生美梦(Ahlam Bouaziz)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挑战自我的决心报名参赛。她选择了朗诵《三字经》,被“孟母三迁”的故事深深打动。“中国古诗传递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深厚的文化传统。”尽管未能获奖,她仍感激这次登台的机会,让她更贴近中国的文化脉络。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中秋文化盛宴,更是中外青年以文交融、以心相通的生动实践。无论是否获奖,每一次登台、每一句交流、每一个拥抱,都在书写着“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动人篇章。(文 汪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