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湖口:主播话非遗 老手艺“活”出新风尚
2025-10-07 15:42:5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震寰责编:颜观潮

  10月5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江山村的“鄱湖饭桌微课堂”上,以“打卡江西非遗,解锁社科新知”为主题的江西社科普及宣传周宣讲活动热闹开讲。250余位干群围坐倾听,网络主播们将湖口草龙、青阳腔、粑俗等国家级、省级非遗故事娓娓道来,勾勒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模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0

宣讲活动现场 供图 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值此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志愿者们为群众送去一把把科普小扇,送来秋日清凉,推动社科知识入心入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1

网络主播为群众送上科普小扇 供图 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国家级非遗湖口草龙,始于隋唐,28米长龙身需8万根稻草,12道工序里龙头误差不超1公分。传承人喻芳泽改龙鳞、修龙脊,让草龙从农家院“舞”上央视,还亮相国际舞台。

  省级非遗湖口粑俗,从新石器时代陶臼到如今花样米粑,串联起节庆民俗。传承人吴春花推新创变,让这道老味道成了“网红”。

  “非遗不是老物件,是活基因。”主播一句话点透。如今湖口,青阳腔进校园成“必修课”,豆豉、糟鱼借电商走俏,非遗传承撞上经济发展,成了文化自信的鲜活注脚。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2

湖口草龙 供图 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3

湖口炒米粑 供图 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宣讲中,主播细数非遗新变:草龙添了新舞姿,米粑变出多样味,老手艺接了时代气。主播号召乡亲共护瑰宝,让非遗在创新里传下去。

  “这场‘微课堂’,让村民看懂了身边的非遗,更点燃了传承热。”湖口县社科联工作人员兴奋地说,“主播话里的老手艺,正借着新法子,在湖口大地上‘活’得愈发精神。”

  据悉,湖口县非遗资源丰富,现有64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文 杨帆 李雯杰 陈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