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西报道(记者 钟薇):10月10日,“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总体达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为“十五五”时期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彩
“十四五”期间,江西思政教育守正创新,成果丰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扎实推进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打造“思享荟”思政微课,并组织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思政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
作为红色热土,江西的红色基因传承成效显著。编写出版的《红色文化》系列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一等奖。精心打造的“我的八一行”“我的井冈行”等红色研学精品线路中,有5条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每年在赣参与红色研学实践的大中小学生累计超千万人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开展53场,被社会各界誉为“一堂流动的、生动的思政大课”。
教育普及,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2024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95%、97.28%、93.95%、58.76%,较2020年均有显著提高。
基础教育供给公平优质。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4%,2025年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惠及近40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学位76.6万个,建成一大批“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县中发展振兴计划有效提升了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和水平。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加快发展,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高等教育布局持续优化。江西飞行学院、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等4所本科高校获批设置,江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获批设立,赣南医科大学、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成功更名。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05所增至117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由8所增至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由14所增至17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大幅增加。
增效赋能,服务发展格局更加有力
全省新设本科、专科专业点与“1269”行动计划契合度分别达到74%、77.8%,人才培养更贴合经济发展。学科建设水平取得突破,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B类及以上学科增加46.9%,并实现了“A+”学科的零的突破;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从19个增至61个,1个学科晋级前千分之一。高校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累计立项近7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立项4800余项。
江西建设了32个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设立了48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立142个科技小院。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格里菲斯数智学院获批设立,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赣教出海”行动实施,省内高校与境外高校(机构)共建2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留学江西”品牌影响力扩大,累计吸引109个国家近3万名留学生来赣交流学习。
深化改革,教育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在基础教育方面,江西全域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优化整合80%农村小规模学校,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小而散”“空心化”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江西省职教高考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职普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平稳完成30所省属职业学校隶属关系调整。在高等教育方面,推进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制定“一校一策”建设方案,高校分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综合考核导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
江西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每年约1万名教师和校长参与交流轮岗,促进了师资优质均衡配置。同时,江西建成覆盖全省千万级学习者、总浏览量超4.1亿次的江西智慧教育平台,其资源、服务和管理的综合集成有效支撑了教育公平与个性化学习,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效应凸显。
展望未来,江西省教育厅表示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教育强省建设路径,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