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西报道(记者 张震寰):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在即,南昌VR产业的发展成果备受瞩目。10月16日,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中,记者团走进位于南昌VR科创城的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深入了解虚拟现实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国创中心自2022年由工信部批准成立以来,已成为推动江西乃至中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游客体验展厅内的虚拟现实设备 摄影 张震寰
在成果展厅内,一系列硬核技术和落地应用集中展现了国创中心的研发实力。据国创中心副总经理孙其民介绍,中心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例如,在光学显示方向,全息体光栅材料和电子变焦液晶透镜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5年可实现小批量生产。在产业应用方面,国创中心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开发的第二代多模态眼科显微手术模拟器已成功孵化为独立公司;该中心自主研发的眼动与手势交互技术已广泛集成于XR终端,应用于教育、电力、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智能货检系统已在南昌向塘货运站等23个站点试点运行。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500余项,授权专利19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25项。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国创中心独特的“小核心、大协作、广开放”创新策略和高效的平台化运作模式。中心组建了由8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委员会,研发团队中硕博士占比超过65%。围绕产业链共性需求,中心重点建设了光学显示、人机交互等六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六条中试产线以及两大检测平台,有效解决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心总经理助理马昌荣表示,中心在南昌和青岛已建成3.26万平方米的实验室,配备近千台高精尖仪器设备,三年内累计攻克近10项关键工程技术,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向即将召开的世界VR产业大会,国创中心已做好充分准备。孙其民透露,今年将重点展示在光学显示、感知交互和内容制造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包括可应用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的人体扫描技术、助力医生技能培训的模拟眼科手术设备等。展望未来,国创中心计划在2030年前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孵化一系列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自我滚动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更大影响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