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丰城市以“安全第一、尊重历史”为锚点,统筹多部门协同作战,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遗留项目集中整治中打出组合拳,2025年度整治率、整体完成率位居宜春前列——这场覆盖广域、牵动民生的攻坚战,既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更是“经济强县”向“治理强市”进阶的生动实践。
高位破局:构建“全链条闭环”的整治体系
丰城市立足城市发展实际与民生安全底线,以“高位统筹+部门联动”为核心,搭建“排查—整改—验收—销号”全链条治理框架,切实压实责任、凝聚攻坚合力。
机制先行,压实责任链条。整治工作启动后,丰城市第一时间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排查整治、技术指导3个小组,明确“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推进机制,确保整治工作高效落地;专班先后召开3次专题研商会,细化建筑整治节点、分类处置方式及遗留问题兜底原则,绘制出清晰的全流程路线图,让每项任务“有目标、有步骤、有责任”。同时,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一线,累计赴23所学校、17家养老机构、9所医院开展实地调研,精准锁定“消防设施老化、疏散通道堵塞、防火分区超标”等重点行业核心隐患,为后续靶向整治奠定基础。
部门协同,实现全域清零。以住建部门为牵头单位,联合自然资源、教育、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责任联动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网络,累计完成4781栋既有建筑排查;针对教育、医疗等问题集中领域,召开7次专题部署会,明确行业主管部门整改督导责任,杜绝“监管真空”。此外,建立“双通报”机制,定期向宜春市住建局、丰城市政府报送进展,倒逼工作提速。截至2025年10月,2019年4月1日后投入使用的既有建筑遗留项目整改率达100%,以“闭环式推进”啃下历史遗留“硬骨头”。
精准攻坚:用“专业+温度”破解审验难题
既有建筑审验问题因项目类型、建设年代、用途变更等因素,呈现“个性化强、复杂度高”特点。丰城市坚持“技术赋能破难点、分类施策暖民心”,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传递民生温度。
专业支撑,攻克技术瓶颈。依托省建设工程消防技术专家库,组建丰城市级技术服务专班,为房地产开发、非住宅项目、政府民生工程等提供“一对一”权威指导,推动专业力量直抵整治现场;累计开展现场技术会诊23次,出具专业整改意见89份,成功破解“防火分区超标、消防水源不足、疏散距离过长”等共性难题31项。针对长期停滞的疑难项目,采取“座谈交流+现场踏勘+图纸复核”联合诊断方式,推动15个“卡壳”项目完成消防审验销号,实现“安全达标”与“项目推进”双向平衡。
分类施策,回应民生诉求。针对工业企业“办证难”痛点,紧扣“依法依规、尊重历史、最大利企”原则,落实市政府“集中解决园区企业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部署,以“一企一策”为60家企业出具消防情况说明,涉及184个单体、总建筑面积527601.5平方米,有效解决企业因“无消防合规证明”导致的融资难、扩产难问题,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注入动力。呼应群众“不动产登记难”诉求,践行“群众无过错即办证”民生导向,对消防验收资料缺失的项目实行容缺受理,累计为11038户业主、380栋住宅单体打通不动产证办理“最后一公里”,把历史遗留的“堵点”,切实转化为民生获得感的“增长点”。
长效筑基:以“案例破局+制度固效”推动既有建筑改造常态化
既有建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载体,也是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人居品质的关键路径。但丰城市大量早期建筑因功能与现行规划不符、消防标准滞后,陷入“想改不能改、改后难合规”困境。为此,丰城市以“案例破解改造堵点、制度夯实治理根基”为抓手,推动既有建筑改造从“集中攻坚”转向“常态运行”,实现“城市焕新”与“安全守底”双向统一。
以案例破局,破解商业项目改造堵点。以丰城市汇金国际项目为典型实践:该项目2012年建成,原规划为传统商业综合体,因业态定位偏差长期闲置。2024年启动改造,拟转型为“科创办公+特色社区商业+轻工业”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却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原消防设施不符合“商业+办公”混合业态现行标准;二是原审批手续因企业重组遗失,无法启动常规审验。
针对痛点,丰城市组建“住建+消防+专家”专项工作组,实行“驻场式”全流程服务:一方面将项目列入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单,全面梳理找回建设审批资料;另一方面依托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联合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园区管委会等协商方案、制定路径。创新采用“以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替代工程质量合格证明材料”的方式,改造前由住建局组织专家开展全面消防安全评估,据此制定“局部改造+功能消防补充”方案。项目2024年10月投运后,不仅盘活闲置建筑面积3.2万㎡,带动300余人就业,年新增税收超800万元,更成为“存量资产焕活+消防安全适配”的标杆,为商业类既有建筑改造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以制度固效,构建改造利用常态体系。当前,丰城市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重点项目——“老城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原永生宾馆)”已完成消防设计审查。过程中,市住建局主动靠前、联合攻关,创新解决项目登高场地等消防难题。下一步,丰城市将以该案例为落脚点,联合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制定《丰城市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规划确认与消防审验工作规则》,通过“正面清单+分类指导”破除审批壁垒;同时,针对老旧建筑场地受限问题,依托《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分类指南》,为空间受限建筑量身定制适配方案,为城市更新中的既有建筑改造提供安全兜底的长效路径,持续推动城市品质与安全水平双向提升。
从消防审验遗留项目的全域清零,到汇金国际等商业项目的业态焕活,丰城市以“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逐步构建起既有建筑治理与存量空间激活的成熟范式——这一范式,既包含技术层面的“安全适配”,也涵盖制度层面的“流程创新”,更落脚于价值层面的“民生赋能”。后续,丰城市住建局将持续以消防审验铸就安全底色,用系统治理消解历史遗留的“沉疴”,让存量空间重新生长出适配城市发展、承载民生温度的新价值,也为县域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城样本”。(文 王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