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江西宜春万载地区电力运行数据表现亮眼——全口径台区平均停电时长1.2043时/户,同比下降62.85%;低压业扩报装平均时长2.18个工作日,高压业扩报装平均时长5.55个工作日;用电报装满意度全市第一。与特色乡村开展结对共建,着力打造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国网万载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万载公司”)在保障可靠供电、优化用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多个维度的持续深耕,以坚实有力的电力支撑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从“供上电”到“供好电”的坚实跨越
2024年6月,随着220千伏沙潭变电站顺利投运,万载电网供电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十四五”以来,我国紧紧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持续加大电网建设投入,供电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该公司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下做好宣传沟通,充分发挥属地协调优势,保障各项电网工程顺利落地。2022年,110千伏东升变电站、110千伏三兴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一座座变电站的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电力动能。

工作人员检修线路
配电网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万载公司依托配网“123”工程,全面消除110千伏至35千伏电网设备过载隐患,重点推进二类、三类项目动态纳入储备库;加快补齐10千伏配网短板,提升网架结构,线路联络率提升至95.42%,实现供电可靠率99.95%的目标。随着一批批配网工程的陆续竣工,强化日常运维也是关键,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成效凸显,在雷暴天气多于往年的情况下,故障停电时长同比下降21.52%,低电压和过载台区数量下降68%,用户用电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配网不停电作业能力实现“阶梯式跃升”。2025年该公司开展带电作业500余次,较2021年增长4倍。在作业量大幅提升的同时,服务质效同步升级——从定制化保电方案,到逐项攻克不停电作业难题,再到实现整段整线不停电检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服务模式“主动求变”: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体验革新
在工业园区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万载公司电网建设的“适度超前”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积极融入园区发展与城乡融合大局,启动“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客户大走访活动,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从聚焦企业办电流程优化,到全面构建现代化电力营商环境,企业的获得感持续增强,社会评价持续向好,“获得电力”指标获评万载全县标杆。
“经济要腾飞,电力是‘筋骨’!项目能不能跑出加速度,电力保障必须走在前面。”万载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旋道出了可靠电力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作用。
2025年10月20日,江西强宇新能源项目顺利送电。在这一县级重点项目启动之初,该公司便主动介入,第一时间指派经验丰富的专属客户经理,提供全周期“一对一”服务,量身定制最优供电方案,全力压缩配套电网建设周期,推动实现从“项目等电”到“电等项目”的根本转变。

工作人员检修线路
企业办电告别了辗转多个窗口、重复填报材料的繁琐流程,“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这背后是万载公司自我加压、持续优化流程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万载公司将“三个高地”建设和“经济强县、特色名县”工作部署全面融入电力服务实践。“我们主动当好‘项目猎头’,提前对接全县五大重点产业项目,配套电网紧跟项目规划走,绝不拖后腿!”该公司供用电部主任肖先水介绍。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了专属“电管家”,“项目长”全程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办电“一次都不跑”。
2025年1月至9月,该公司完成10千伏及以上高压企业报装63户,新增容量45.134兆伏安,平均接电时间大幅压缩,并实现“三零”服务城乡全覆盖。越来越多企业感受到,“万载供电”不仅供得稳,服务更显“暖意”。
便捷服务的背后,是万载公司大力推进“阳光业扩”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懈努力。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政企数据共享,实现营业厅接入政务专网,10类证照信息互联互通,“零证办电”成为现实。主动对接水电气网联办需求,实现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一次性查勘、一次性审批”,以“数据跑路”代替“用户跑腿”,跨行业资源共享落地见效,客户办电体验“看得见、摸得着”。
持续推动供电服务融入政府网格,推出3类30项服务内容,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所”。台区经理全面走访,实现表箱标识、用户电话、入群率全覆盖,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四率”水平。同时,该公司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沿,供电所专人多角度收集客户诉求,日清周结、工单闭环,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实现“走进门、见到人、连上心”。
全力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保障小蜜蜂亲子乐园、恒晖科普游乐园等重点项目用电,并针对百合旅游文化周、中国旅游日活动、烟花秀、主题焰火文艺晚会等重要文旅活动,该公司组建保电专班,全程值守,筑牢文旅发展电力基石。
点滴服务,汇聚成“随需随接、一窗通办、万电好办”等真心回应,办电便利度与用户体验感,都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电力赋能”:从“基础保障”到“生态赋能”的格局之变
近年来,城乡用户用电需求正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加速转变,对供电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互动化期望不断提高。
大土村的焕新是典型缩影。此前,该村存在电力设施老旧、线路通道狭窄的问题。“十四五”时期,万载公司推进电网改造升级,新增变压器11台,改造10千伏线路57千米。昔日村道上空的“蜘蛛网”已不见踪影,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围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该公司靠前服务,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通知,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对7000余户农田灌排用户开展“拉网式”核查,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限时解决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

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坚持将党建引领融入供电服务,保障春耕春灌、“三夏”、秋收等重要农时用电,快速响应涉农诉求,畅通办电“绿色通道”,抢修复电不隔夜,全力护航农业生产。在巩固农村电力保障的基础上,该公司紧扣“党建红、能源绿、乡村美”主题,深入拓展与福星村、车陂村、大土村等村的党建联建,构建“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工作联动、品牌联创”机制,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电力示范项目,推动惠农举措精准落地。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电力保障”到“生态赋能”,实践生动诠释了“政府主导、电网主动、政企联动”的“村网共建”效能。
美丽乡村,电力先行。“现在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离不开从不断电的供电服务!”大土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表示,电足了、电压稳了,农家乐火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都增长了。
五载奋进,弦歌不辍。一度电,点亮万家灯火,赋能发展脉搏。一次次服务升级,坚守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也书写下万载供电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行的温暖答卷。
这份答卷,融于城乡之间奔涌的电流中,映在百姓满意认可的笑容里,也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恢宏篇章中。(文/图 卢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