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江西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围绕“统筹用好资源力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对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发出了点燃科技创新“核引擎”的动员令。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眼下,江西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整体投入水平还比较低,创新基础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凸显,必须正视差距、补强短板,以更大力度搞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激发创新动力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要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江西省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硬骨头”面前仍有攻坚之痛,重要原因就是高能级科创平台不多,且存在资源效率不高、统筹管理不够等问题,在科创方面难以做到“全面开花”。但江西完全有条件在部分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要进一步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力量向南昌实验室、赣南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集中,启动实施前沿性、交叉性应用基础研究“2030启航计划”,深入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2030先锋工程”,把创新平台建在产业链、建在重点企业上,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企业、引领产业。
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是排头兵。各地要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到7400家。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竞争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应有之义。但一些企业不在技术创新上竞争,反而不计成本“卷”产能、“卷”价格、“卷”同行。我们要引导广大企业摒弃“内卷”,拥抱“创新”,有针对性地加强研发,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市场竞争;坚持政府和企业双向发力,引导企业切实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产学研合作覆盖率逐步提高,确保今年全省R&D超过2%。
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只有走向生产线,才能释放创新驱动力。破除瓶颈、解决难题,必须持之以恒在转移转化上下功夫,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持续优化“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大胆探索“先试用、后付费”等利益共享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概念验证和中试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要因地制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制造业中试平台,实施一批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项目,让更多新技术通过科技服务结出创新果实。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全省上下要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破堵点、闯难关、蹚新路,为现代化江西建设蓄势赋能。 (江西日报报全媒体评论员)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